後記
不知道我有沒有將我想告訴大家的故事說清楚,我回頭再看前十章的時候,感覺如果重寫,可能還沒有那時寫的好呢,書中的幾個小朋友陪我走過了那首次寫文字的興奮的日夜,看著他們在我的心裏成長,看到他們像我小時候一樣的手足無措,也為了他們流淚,我想每個寫文字的人都是這樣吧,和書中的人生活在一起,下班的路上還在想他們,而這個"他們"卻從沒有在現實世界中存在過,我想到他們的生活應該可以更好的,卻讓我寫成了那樣,我並沒有給他們設置現實生活中讓人乏味疲倦的情節,也不願意他們有讓人討厭的習慣,我一味的想將我筆下的這些孩子們描寫的懂事可愛,可能是我成人化的思想在影響這個故事的基調,也可能情節的過於簡單,會讓人意猶未盡,但我基本上將自己想要表達的東西完整的寫了出來,沒有遺漏什麼角落,也沒有什麼不希望出現的結局,這就是我,想這樣開始的我,我想從這樣一個自己開始,然後當下一個靈感來臨,我又出發,從腦海中的一閃念到幾萬字的實現,我想,我要走這樣一條路,一條充滿奇跡的路,我喜歡的路.
作家是什麼樣子?他應該怎樣生活,他需要什麼來保持自己的獨特思想?我喜歡的畢淑敏,我喜歡的周國平,他們在創作的曆程中有沒有給自己一個目標,這個作品要和從前的相比有什麼進展,或者通過這個作品,對看到這作品的人們能有什麼幫助?這些問題我想和作家老師討論,我想知道自己喜歡的文字到底能夠幫人們做些什麼,沒有目的性的喜歡顯然是初中生的愛情,深刻的愛情是什麼樣子,通過文字它能讓人感受到刻骨銘心嗎?
我對我所喜歡的文字就是有這麼多的疑問,在我以後的寫作過程中,我想看到答案跳出我的視線,看我飛奔到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