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認識人生
成功的人生離不開一個科學合理的人生觀的指導,一個人為什麼而生活,以什麼樣的心態去生活,決定著這個人人生發展的大方向,是成功人生必然要麵對的第一課題。而科學的人生觀,猶如大海中的燈塔,為人生指引了航向。卡耐基的人生觀包括人生的目的、人生態度、人生價值三個方麵,理解卡耐基的人生觀將有助於我們認識人生,實現成功人生。
人生的本質
人生是什麼?這是很難用一句話說明的。通常的說法:人生就是人的生活。可是這樣說不過是同義反複。“生活”又是什麼呢?用“生活”一詞概說人生,實際上並沒有多說什麼,因為“生活”本身還是需要加以說明的。當然,可以揭示概念的外延,說它包括個人生活和社會生活,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等;也可以把生活加以具體描述,說人生就是生存、勞動、戀愛、交往、精神活動等等。但是,這樣雖然可以從生活的範圍、形式上、經驗上說明人生,但不能體現出人生的本質特征,使人對人生有一個概括的把握。
從本質上認識人生並不容易。二千多年的中西哲學家對人和人生作了無數的描繪、說明,但至今沒有一個統一的、公認的關於“什麼是人生”的概括定義,說明“人生是什麼”幾乎成了一個斯芬克斯之謎。我們並不奢望說出一個人讚成的一勞永逸的人生定義,但我們認為每個自覺地把握人生的人,必須有一個對人生是什麼的正確認識,從而指導自己的人生行為。
其實,人這個小宇宙同大宇宙一樣,是可以認識的,並不是一個深不可測的問題。問題在於是否以實事求是的態度和方法對待人生。這就是說,要從人生的實存中尋求人生的本質,回答人生是什麼。
卡耐基認為,人有著大體與動物相同的生理活動,需要有一定的外部環境和物質條件。但是,人畢竟與一般動物不同,不能脫離社會而單獨存在。人作為社會動物,雖然不能完全擺脫動物性需要的方麵,生理活動要受生理法則支配,但由於人在社會生活中能夠自覺地、有目的的控製自然和改造自然,控製生理和調節生理,因此也使生理活動的自然實現了社會化改造。這種改變之大,使動物和人類之間有一條明顯的鴻溝。
人類不是通過簡單的刺激——反應來適應環境,求得生存,而是用自己的智力和體力去改造環境,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主動地生存和發展,在社會實踐中,不斷發展自我、完善自我。
卡耐基認為,人的生存和發展決不能脫離社會生活,不能脫離一定的社會環境及其曆史過程。人類社會曆史,是按照生產力和生產關係辯證發展的規律,按照一定的社會發展規律向前發展的,因此,人生不能離開社會曆史的製約性,實現絕對的自我。在這個意義上說,任何個人都是按照一定規律發展的曆史車輪上的一個齒輪,一個螺絲釘;任何一個人的生活過程,都不過是在社會曆史所提供的舞台上進行的有限活動罷了,而不可能相反,從自己的頭腦裏去創造、外化社會曆史。因此,絕對自我的說法是錯誤的,不現實的。精神活動、自我意識,不過是人腦活動的性能,是實際生活過程的反映。
那麼,人生是否就是完全順從曆史規律的消極被動的生活過程呢?是否如斯多阿主義者所說的,像狗一樣被拴在曆史車輪後麵跟著跑或被拖著走的呢?當然不是。對待人生,不但要肯定人生必然受製於社會曆史條件,而且應該看到由曆史規律所左右的社會曆史條件下,人能夠發揮主觀能動性,事先按照理想的目標,安排自己的行為,改造自己的生活環境,從而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以生產勞動為核心的人生活動,不僅在人類產生的過程中起了決定作用,而且在人類產生後,在人的生存和發展中,也起著推動作用。卡耐基認為,勞動創造了世界,也創造了人生。所以人生的本質是以生產勞動為核心的主動適應和創造生活的過程。
這一對人生本質認識的思想,在卡耐基人生論中居於核心地位,它肯定了勞動在人的一生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時,他將人生歸結為主動適應和創造生活的過程,因而同時肯定了人生態度和人生目的對於人生的重大意義,所以抽象出來人生的本質,可以概括為,人生的本質就是以勞動實踐為核心的,用科學的人生態度來追求人生目的實現人生價值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