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一個半地下的組織。也是徽宗期間最大的女子培訓場所。自古以來,王朝的第一代開始便建立了這麼一個用來教化民間女子的場所。隻不過經過數朝改製,這個組織慢慢變成了專門為宮中培訓妃嬪候選和教育女子如何魅惑他人,取悅男人的地方。
在演武帝的時候,民間曾流傳過這樣一句話:凡紅樓出品,畢竟叫男人樂而忘返。就是用來說明紅樓對付男人的手腕的。的確,在那個時期,宮中嬪妃無論大小,基本都與紅樓有些關聯。而當時唯一紅樓培訓而未入宮成妃的隻有兩人:一人是當朝宰相的愛妻,另一位也是執掌天下兵馬的大元帥的寵妾。一時間,基本半壁江山都掌握在了紅樓巾幗的手中。演武帝雖然生性荒淫,過度溺愛妃嬪,造成民不聊生。但是索性他老來翻悔,立了唯一一個生母與紅樓毫無瓜葛的親子為帝。並臨終遺命,交由兒子取締紅樓特權。於是,一時風光無限的紅樓經曆樓主數次輪換,總壇被毀,取消官援等一係列重大的變故後,被迫轉為地下的組織。
就這樣跌跌撞撞的又過了幾代,當今聖上的父親仁宗不知怎麼心情大好,又打起了紅樓的主意。將這一地下的組織又重新請回了地上。不過,這次的紅樓不再成為一個獨立的組織,而是處處被朝廷所治。仁宗自己也給紅樓定下幾條明令:
1、但凡官員家屬,一概不許加入紅樓。紅樓的成員隻能來自民間。
2、紅樓每年隻能為宮中輸送宮女、仕婢,凡紅樓出身的女子一概不許參選嬪妃。即使為妃,子女也不能立為太子,奉為侯爵。
3、凡進入過紅樓的女子,再嫁良人需到官府登記確認,且一旦嫁人立刻與紅樓脫離一切關係。
有此三條作保,仁宗終於讓紅樓的樓主阮奇珍帶著紅樓重回世人的眼中。就這麼紅樓又慢慢的為世人所接受。雖然君主對紅樓還是多加戒備和限製,但是索性得阮樓主玲瓏剔透,八麵見線,慢慢的紅樓竟也繁榮昌盛起來。
徽宗3年,紅樓大院……
一個十五六歲、模樣清秀的女孩手捧著一件女紅,正縫製的聚精會神。在其身後,一個模樣與其相若,樣貌敦厚的女孩正踮著腳向她背後走來。
“冒兒,我知道你在我後麵了。”清秀女孩頭都沒回,背後卻似長了眼睛一般指出那作怪之人。
“姐姐真是無趣,此次都早冒兒一步。莫非後麵長了眼不成。”
“不是我長了前後眼,是放眼整個婉園,除了你冒兒肯本就不會有人做這麼幼稚的事。”
“哼!總之姐姐厲害,我鬥不過你就是。”憨女孩嘴一癟,看得一旁的清秀女孩停下手上針線,捂著嘴輕笑起來。
“你瞧瞧你這個樣子,還好是讓你進宮做婢女,要是分進了伶人組,可怎麼得了!”
“是啊,伶人組確實不是什麼人都能進的。”打院門外,一個一樣身材高挑的女娃,斜著一雙丹鳳眼,嫋嫋亭亭的踏進院來。一進來就得意的向著清秀女孩們所在的地方瞟了一眼。話裏有話道:“某些人呢早就應該有這個自知之明。自己是什麼料自己還不清楚嗎,居然烏鴉也想學別人飛上枝頭做什麼鳳凰。到最後隻會摔得更慘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