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裝體現著一種社會文化,體現著一個人的文化修養和審美情趣,是一個人身份、氣質、內在素質的無言名片。而儀表的修飾往往與人的著裝相互聯係、互相陪襯。在各種正式場合,職場中職業女士得體的著裝和儀容通常體現著自身的儀表美,同時也有助於增加社交的魅力,給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1.著裝禮儀的三大基本原則
“穿著成功不一定保證你成功,但不成功的穿著保證幫助你失敗!”不當的穿著,是職場活動中的致命傷。
所以,如何穿著打扮,是懂不懂禮節的一個重要體現。在職場交往中,我們應該盡可能地避開服飾的失禮,升華我們的外在修飾,使其與內在修養達成一種內外和諧的統一美。
當今社會,最大的服飾禮儀流行風,可數西方提出的“TPO原則”。它要求人們的著裝要考慮時間(Time)、地點(Place)、場合(Object)三個重要因素。
1.時間(Time)要求服飾二原則:
隨四季的變化而換裝
服飾應當隨著四季的變化而變換:夏季以涼爽、輕柔、簡潔為著裝格調;冬季應以保暖、輕便為著裝原則,既要避免臃腫不堪,也要避免為形體美觀而著裝太單薄;春、秋兩季的服裝選擇相對寬鬆一些。
隨時代的發展而換裝
應當做到隨時代的發展而改變服飾,要順應時代發展的主流和節奏,既不可超前,也不可過於滯後,超前易給人浮誇的感覺,而滯後又會使人認為跟不上時尚的步伐,跟不上時代的節奏。
2.地點(Place)要求服飾三原則:
休閑服飾要舒適
人們在休閑時,如在娛樂、購物、觀光等場合下著裝應舒適得體,無拘無束才能達到真正的休閑,可穿著牛仔服、休閑服、運動服、休閑鞋、運動鞋等。
工作服飾要正統
在職場辦公的環境中穿著應“正統”,適合穿製服、套裝、套裙以及連衣裙,帶給人職業與精神的麵貌。同時也要符合規範,如男子穿西服一定要係領帶,西服應燙熨平整,褲子應燙熨出褲線,衣領袖口應幹淨,皮鞋應鋥亮。女子不宜赤腳穿涼鞋,穿絲襪時,襪口不能露在衣裙外等。
社交服飾要大方
人們在社交時應選擇時尚、大方的服飾,盡量做到與當時當地當景相襯的著裝,這樣既能休閑得體,又能充分地融入到社交環境中。
3.場合(Object)對於服飾的要求
人們應根據特定的場合搭配適應、協調的服飾,從而獲得視覺和心理上的和諧美。例如會議、慶典儀式、正式宴會、職場或外事談判、會見外賓等場合,選擇的服飾應力求莊重和典雅,不要給人一種浮華的感覺;在歡度節日、紀念日、結婚典禮、生日紀念、聯歡晚會、舞會等喜慶場合,服飾應色彩鮮豔、明快,款式新穎、時尚,給人一種喜慶的印象。
總之,不同的時間、地點、場合對服飾有不同的要求,隻有與當時的時間、地點、場合氣氛相契合、相融洽的服飾,才能產生和諧的審美效果,實現人景相融的最佳效應。
2.服裝的選擇與色彩的搭配
從視覺效果上講,服裝的色彩在人際知覺中是最領先、最敏感的。一件色彩和諧、美觀、大方的服裝,能使穿著的人魅力倍增。因此,職場女士了解一些色彩的基本特征、色彩搭配的基本原則、服裝色彩與場合的關係等基本常識,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