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奇 異 之 光(1 / 2)

“啊!好舒服。”一大早紫玉倍感精神氣爽的伸了伸懶腰,然後起床梳洗,嘴裏還不斷地哼著小曲兒,昨天的那份傷心早就被她拋到了九霄雲外。

今天的旅程便是紫玉向往已久的沈陽故宮了,早飯過後紫玉跟著觀光車便來到了那座有著悠久的曆史、雄偉壯觀的宏偉建築進行參觀探訪了。

紫玉下了車,抬起頭看著天空,早上原本晴朗的天空不知怎麼的,在他們抵達了景點後,烏雲竟然漸漸的把太陽給藏了起來,嗬嗬,不過這樣最好了,不會被陽光曬黑,紫玉心裏美滋滋的想到。

跟著隊伍走在了最後麵,一路上慢慢的欣賞著經典的古樸風景,心裏又莫名其妙的出現了一種前所未有的熟悉感,似乎這裏的一草一木,都和自己有著不解的緣分,讓自己感到無比的親切。

“各位旅客,這裏就是咱們這次旅遊的主要目的地了,沈陽故宮——也被人們稱之為‘關外紫禁城’。它之所以被這麼叫,其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它曾是咱們中國曆史上最後一個朝代‘清朝’皇室入關之前所居住過的地方,並且在這裏居住過兩位令世人為之驕傲和關注的偉大人物,他們就是:清太宗,清朝的建立者——皇太極,還有一位便是大家所熟悉的被稱為‘女中諸葛’的女政治家,清太宗皇太極的愛妃,當年的被賜封為‘永福宮’的莊妃,也就是後來被大家稱之為‘孝莊文太後’的——博爾濟吉特氏布木布泰。這兩位曆史人物的誕生與存在奠定了清王朝幾百年來的基業!………………”

紫玉子聽著導遊孜孜不倦的介紹著曆史,心情卻越來越糟糕,自己說不明白這是什麼原因。隻好脫離了隊伍,一個人慢慢的欣賞著這座古老建築的典範。

紫玉沿著東路的十王亭漫步而行,每一座亭子都給紫玉的心裏留下了一道深深的傷痛,紫玉不禁在想,這些斑痕累累已經出現了裂紋的亭柱,相當年也應該是風風光光,明豔無比的,現如今再看著這些裂痕斑斑的建築物,心裏竟然有些心疼還有點堵得慌。

青石砌成甬道一直延伸到大政殿,又從大政殿蔓延至了中路的崇政殿、鳳凰樓,西路的文溯閣、嘉蔭堂和仰熙齋等。

紫玉一路看來心情更加的惆悵了,而此時天空也非常不作美的滴起了雨點,而且越滴越大,頃刻間竟然有瓢潑之勢,仿佛真的是應著自己的心情而來的,她隻好沿著甬道一路小跑的進了鳳凰樓。等紫玉將衣服上的水珠弄幹淨後,才顧得上抬起頭來仔細的打量鳳凰樓裏的一切景致。

這鳳凰樓據說曾經是沈陽城內的最高建築,今日看來,它雖然經過了幾百年的時光,但無論是寒暑燥濕,還是塞外風沙,甚至經曆過多次地震,卻至今保存完好,想來當年的建造者一定有著非常人所能及的超人智慧,以及豐富地理方麵的知識。 這座樓作為當年皇家宴飲、歌舞、賞月之用,確實有其獨特的風格和好處,不愧為當年皇帝嬪妃納涼遠眺的絕佳場所。

此外,它還是高台後寢的門戶,成為整個宮殿建築群的製高點。鳳凰樓為歇山三層簷周圍出廊式磚木混合建築,整座樓以木結構承重。古樸的梁柱上雕龍刻鳳的彩繪著各式各樣的吉祥圖案,其精美中不失莊嚴與氣派, 就是這樣一座設計精巧、直到如今都讓人們流連忘返來參觀的古老建築,見證了一個民族的崛起與發展。紫玉看著這樣宏偉的建築,心裏不免為當年設計此建築的先者而感到驕傲和自豪,心中的欽佩之情悠然而生!

紫玉尚且記得,在很小的時候也曾聽說過有關鳳凰樓的傳說,最初是說這裏乃是鳳凰落腳的地方,故名‘鳳凰樓’。相傳,當年努爾哈赤提出遷都沈陽的主張,便是因為他驚見了一隻鳳凰飛過而後落於沈水之陽,為此才有了這座名叫“鳳凰樓”的建築。

想到這裏紫玉不禁莞爾一笑,鳳凰樓固然是座雄偉的建築,但是卻為了這個無法取證的說法而得名,這古人未免也太迷信些。不過由於鳳凰樓的存在,的的確確的體現了一種憂患意識和進取的精神;良辰美景雖然觸目可及,但是同時也反映了當時的統治者有著高瞻遠矚的防患意思!言外之意,建造了這個巍峨樓宇的帝王必然有其獨到的眼光和睿智的頭腦。

紫玉正想得出神,不知道是誰說了句“雨停了”,大家便從這鳳凰樓出去,進入了這坐‘關外紫禁城’內著名的‘崇德五宮’,即:清寧宮、關雎宮、麟趾宮、衍慶宮、永福宮,紫玉心想終於來到了自己最崇拜的那兩個人共同生活過的地方了,自已一定要在這裏好好尋找一下他們當年相愛的軌跡。

於是紫玉信步走來,直奔著當年那個令人尊敬、淡雅、大度的皇後——哲哲的寢宮,清寧宮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