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IT界的CEO曾說過這樣一句話:跌倒了並不可怕,重要的是能夠在站起來的時候抓到一把沙子。

按理來說,跌倒了本是一種傷痛,可是再看看,手裏抓了一把沙,豈不是一種動人的收獲?雖說這把沙子很不起眼,但若是積累得多了,說不定聚沙成塔呢!

無獨有偶,俄國作家契訶夫也說過一段類似的話,其意思大概是這樣的:如果發現火柴在你的口袋裏燃燒起來,那麼你應該高興才對,而且應該感激上蒼,多虧你的口袋不是火藥庫;如果你的手指被紮破了,那麼你應該慶幸,幸虧不是紮進眼睛裏,讓自己還可以見到光明;如果你有一點身體不適,那麼你同樣應該慶幸,幸虧不是什麼大問題……

其實,生活中幾乎所有的事都是這樣辯證統一的,沒有絕對的好,也沒有絕對的壞,關鍵在於你怎麼看。

比如,麵對失敗,有的人會把它當作前進路上的墊腳石,促使自己跨越困境;有的人則把它看成絆腳石,認為它妨礙了自己的成功;

比如,同樣是遭人誤解,有的人能夠心胸豁達,不去計較,有的人則心胸狹隘,睚眥必報。

諸如此類的對比不勝枚舉,歸根結底就是麵對問題時,我們懷著怎樣的心態。換句話說,能否在遭遇困境時“轉念”,將注定事物的發展方向,進而影響到我們整個的人生。

如果你已經最大限度的盡力了,卻發現仍與自己期待中的景象遙不可及,那麼何不“轉念”想一想呢?“轉念”,實際上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是“退一步海闊天空”。當麵臨不如意時,當你沉浸在痛苦中時,請轉念想一想,這痛苦的背後有沒有其他東西?例如,他人的嘲笑,未嚐不是對自己的另一種鼓勵;失敗的到來,未嚐不是上天對自己的考驗;無端地吃虧,未嚐不是另一種收獲……所有的一切,其實都在我們轉念之間,在於我們能不能改善自己的心境。

當然,“轉念”絕不是要求我們一味地退讓。易經中說:“陰極陽生,窮則變、變則通”,又雲“當斷不斷,反受其亂”、“相機而動”,這些都是勸導我們要搶抓機遇,牢牢把握人生命運的主動權,主動創造幸福。

智者有言:“水聲亦作琴聲聽,黃蓮可當蜂蜜品”。其意旨在告誡我們,凡事隻要轉念想一想,我們便可以讓化弊為利,讓苦變甜,由恨生愛,將單調變得豐富,令呆板變得活潑。如此看來,轉念,是一種精神的追求和體驗,是一種心境的升華和勝利!

既如此,那就請翻開此書吧!它會幫你在因遭遇挫折而垂頭喪氣時學會轉念,它會讓在你麵臨困惑時學會轉念,它也會在你情緒波動時學會轉念……當我們掌握了轉念的方法和妙處,那麼我們的內心就會如湖水般波瀾不驚,我們的心胸就會像大海一樣廣闊無垠,我們的人生就會像春天一樣絢麗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