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高職食品加工技術實驗教學改革與實踐研究(1 / 2)

高職食品加工技術實驗教學改革與實踐研究

職教幼教

作者:陳鈞

對食品加工技術實驗教學中的一些經驗進行總結,分析了其中存在的問題,從實驗成績考核方式、實驗內容和實驗教學方法等方麵闡述了在實驗教學中的改革嚐試。實踐證明,這樣的改革可有效地提高實驗教學質量。

食品加工技術實驗教學改革實踐

大學的人才培養工作,不僅要使學生認識自然規律、掌握一定的科學技術知識,更要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高等教育教學的根本問題在於原有教育教學模式與市場需求錯位,培養出的大學生缺乏實踐應用能力與創新能力。實驗教學是高校培養創新人才的重要教學環節,探索符合現代教學特色的實驗教學方式是深化實驗教學改革的重要途徑。食品加工技術是高等院校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的一門綜合性和實踐性很強的專業課,其實驗教學是一個不可忽視的教學環節,它對於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觀察和思維能力、分析和歸納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為了使學生掌握食品加工技術的基本理論及加工方法,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實驗教學質量,筆者對食品加工技術實驗教學進行了改革,取得了一些階段性成果。

1教學改革的意義

食品加工技術是重慶工商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實踐性極強、與生產實際聯係緊密的專業課程,對培養學生的實驗設計、分析測試、新產品開發和科學研究能力,掌握單元操作在現代食品工程中的作用、高新技術在現代食品工業中的應用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其實驗教學是一個不可忽視的教學環節,學生是否具備熟練的操作技能,能否把理論知識應用於生產實踐,均與實驗教學質量密切相關。食品加工技術實驗作為培養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學生工程創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它不僅可以通過實驗驗證理論知識,更能培養食品專業學生開發新產品、改進加工工藝等創新能力。由於受傳統教學思想的製約和實驗設施條件的限製,實驗課常常附屬於專業課而被忽視。實驗室隻能進行傳統食品加工工藝及驗證性的實驗,教學方式落後,儀器設備利用率不高,學生無法通過實驗這個實踐環節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際工廠生產問題相融合,很難達到培養素質和提高創新能力的目的。因此,改革食品加工技術實驗教學對為社會培養具有真才實學以及工程創新能力的食品專業人才具有著重要的意義。

2存在的問題

2.1實驗內容陳舊,缺乏理論深度 為了適應實驗教學的需要,根據儀器設備條件、實驗經費等因素,主要安排有罐頭、麵包、蛋糕、果蔬飲料、酸乳、肉製品等的製作。應該說,這些實驗包括了罐藏食品、焙烤食品、飲料、乳製品、肉製品等主要食品門類,通過這些實驗的教學,學生親手體驗了常規食品的製作技術,受到了食品加工基本技能的訓練。由於經費、儀器設備等原因,實驗教學不能反映日新月異的現代食品工程高新技術,大部分實驗主要采取簡單原始的手工操作。實驗過程中隻重視產品的生產,忽視了對產品主要質量指標的檢測,不能將食品化學理論知識與食品分析技術應用於食品生產實踐,使學生失去了食品生產中質量控製方法和技能的學習和鍛煉機會。做完實驗後,學生普遍感到食品實驗的技術含量不高,實驗課上學到的、看到的與工廠實際相差太遠,不能調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這樣的實驗課教學顯然不利於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創造性思維、自我發展等能力,更不能滿足創新人才培養的要求。

2.2僅有驗證性實驗,無綜合性、設計性試驗

以前食品加工技術開設的實驗課,基本上都是驗證性實驗。傳統的驗證性實驗教學方法學生僅能根據教材上的工藝流程模擬加工出一些產品,而無法涉及新產品的研究與開發、配方設計、工藝參數的製定、產品品質分析、保質期的確定等方麵的內容,難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不能適應新形勢下科研單位和企業對科研技術人員的要求,使畢業生就業受到一定影響。

2.3考核方法過於簡單,缺乏科學性 以往的食品加工技術實驗課考核方法過於簡單,將該生所有實驗報告評閱分數之和除以實驗次數即得到該門課程的成績。老師僅從實驗報告評分作為食品加工技術實驗課的成績,不能真實反映該生上課的參與情況、對實驗技能的掌握程度、實驗報告是否獨立完成等,難免有失公允。往往有些學生積極參與實驗,但由於實驗報告寫得比較簡略或字跡不夠工整而得分不高,而有的學生參與實驗表現一般,卻照抄他人的實驗報告而獲得高分。這種抄襲的情況多了以後,教師無法給出公正的成績,這不僅助長了小部分學生的依賴心理,也會抹殺認真參與實驗的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必須改革考核方法避免這種情況的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