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析昆明“城中村”改造(1 / 3)

淺析昆明“城中村”改造

理論研究

作者:張靜

“城中村”現象是在城市化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道坎,在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城市化速度加快的今天,“城中村”成為社會各界的一大關注焦點。“城中村”問題是在我國城鄉二元體製的特殊國情下,由於快速城市化而產生的特殊問題。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城市的發展,“城中村”問題影響著市民的生活質量、城市現代化建設和城市整體功能的發揮。但“城中村”改造是政府、房地產開發商和“城中村”村民三方博弈的一個過程,使得當前“城中村”改造存在日益嚴峻的矛盾衝突。

從“城中村”的形成原因入手,在分析了昆明市“城中村”概況、改造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的基礎上,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因地製宜地提出了一些措施及建議,希望能對昆明“城中村”改造提供參考及幫助。

城市化“城中村”改造村民昆明

一、引言

目前,我國處於經濟快速發展階段,城市規模急劇擴張,對土地的需求量越來越大,隨之在城市發展過程中出現大量“城中村”。“城中村”是我國城市化進程中帶有普遍性的社會現象,同時也是在我國特有的土地所有製和文化背景下,快速推進城市化進程中出現的特殊問題。近年來,昆明城市化進程快速推進,經濟快速發展,城中村問題也隨之不斷加劇,成為城市發展的製約因素。在2008年,昆明市委市政府麵對昆明日益惡化的城中村問題,提出了用5年時間完成城市建成區內三百多個城中村的改造改建工作。

二、“城中村”改造的意義

城中村與城市經濟、社會、空間發展極不協調,影響城市規劃實施,對城市景觀、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城市土地利用與空間布局、城市經濟社會發展都產生不良影響。因此,將城中村劃入城市的統一管理與規劃,通過土地、規劃、建設、人口、經濟、管理等各方麵的調整,實現從農村向城市的轉變,從而真正實現城市的共同發展,以利於完善城市功能、優化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

三、昆明“城中村”改造現狀及問題

(一)昆明“城中村”改造現狀

(1)西山區“城中村”改造情況

目前,西山區共拆除“城中村”改造範圍建築麵積126.96萬平方米,其中:2008年完成南亞項目22.07萬平方米,2009年完成拆遷麵積104.89萬平方米,並完成55個片區的土地權屬調查及影像成圖、出圖工作,調查總麵積4.6萬畝。同時,已建成回遷安置房共計23.2萬平方米:其中南壩五組5萬平方米安置房已建成,紅廟一組7萬平方米安置房已建成,鯉魚村村民安置房屋3.2萬平方米主體已完工,鄭家新村村民安置房已建成8萬平方米。南亞風情商業廣場項目13.6萬平方米安置房年內可建成。

(2)盤龍區“城中村”改造情況

2008年盤龍區第一批城中村開始改造。截止至2008年12月31日,列入改造計劃的5個片區6個村全部完成了專項規劃的編製和審批,累計拆除各類建築物20餘萬平方米。目前,盤龍區納入2010年計劃改造的共有15個村,7個村進入實質性拆遷,完成改造9個村,按承諾要求完成5個村回遷安置房建設。

(3)官渡區“城中村”改造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