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教師隊伍建設問題
理論研究
作者:王亮
從1986年國家開始推行九年義務教育至今已將近三十年,義務教育的典型特點是具有強製性、普及性,有利於提高國民素質。分析了當前我國義務教育教師存在的諸多問題,提出了義務教育教師應該具備的素質,並以《國家中長期教育發展與改革規劃綱要》(下文簡稱綱要)為基礎探究建設優質義務教育教師隊伍的對策。
義務教育教師綱要對策
教師是教育的基石。目前在義務教育階段愈演愈烈的擇校風,實質上是擇師風。與學校硬件設施設備相比,家長更看重哪個學校名師多,特級教師多。因此,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關鍵在於師資力量的均衡配置,加強義務教育教師隊伍建設。
一、當前我國義務教育教師隊伍存在的問題
1.城市和農村教師嚴重失衡
由於政策導向問題,國家一直將大量財力物力人力投入城市學校教育,而農村及偏遠貧困地區長期被忽視。農村小學一個老師帶多門課程,甚至由校長教所有的課,這樣的報道已經不是什麼新聞,而這些又都是真實存在的農村學校的狀況。條件差自然沒有老師願意過來,沒有優秀教師農村教育就難以發展。
2.義務教育教師素質普遍較低
義務教育學校在招收老師的時候門檻相對較低,大部分是專科學曆,有的小學教師高中畢業沒考上大學就去教書,連專科學曆都沒有,根本沒有接受過專業的師範類學校教育。大部分的師範本科生畢業之後都願意去大專院校或是高中授課,選擇小學初中的很少。
3.非主課學科教師不受重視
在學校和家長眼中教師分兩類:主課教師,副課教師,大家都把關注的目光放在語數外老師身上,而對於美術音樂體育老師則基本忽視,家長認為這些課不和升學掛鉤,基本就是玩的課,開不開無所謂,老師怎麼樣也無所謂。因此,副課教師在學校的地位很差,學校也不重視。這非常不利於中小學生藝術素養和全麵素質的培養。
4.接受培訓的機會少,缺乏財政支持
國家對義務教育教師的培訓較少,種類單一,沒有專項的資金作為老師的培訓經費。尤其是農村教師與外界的交流很少,鮮有機會和城市的優秀教師交流學習教學經驗。
5.流動性高,優秀教師流失嚴重
由於教師待遇不高,很多優秀教師紛紛流失。有的從事了其他行業,有的被一些教育培訓機構挖走。越是優秀的教師,越容易流失,這對於學校學生無疑是極大的損失。
6.教師壓力大,缺乏專業心理疏導
高考的壓力現在已經逐漸延伸到中考甚至小考。學校家長各方的壓力襲來,再加之教師自身的家庭生活壓力,很多教師心理壓力過大。 很多人可能都經曆過或看到過老師體罰學生的事情,這在義務教育階段尤其嚴重。而這一階段的孩子心智還不完善,如果受到創傷,可能是一生的陰影。因此,國家應該重視對教師這一人群心理上疏導,使他們能有一個良好的狀態麵對學生。我們無法想象一個自身心理都不健康的老師能培養出心理健康的學生。
二、義務教育教師應該具備的素質
1.良好的專業精神
良好的專業精神是指從事教學人員所具備的教育理念且擁有較高的職業榮譽感和責任感,無私奉獻的精神。教書是一份事業,一種追求,不單單是一種謀生手段。隻有具備良好的專業精神才是教師教好書、育好人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