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加強市場監管對農村市場體係建設的必要性(1 / 2)

加強市場監管對農村市場體係建設的必要性

理論研究

作者:武二麗

從農村市場的含義及特點入手,指出了農村市場在發展中所遇到的監管問題,分析了這些問題出現的原因,並根據這些原因給出了加大對農村市場監管力度的具體對策及建議。

農村市場市場特點市場監管

一、農村市場的基本特點

農村市場,是指交易場所和環境在農村的各種商品關係的總和。農村市場具有以下特點:一是農民始終是消費市場的弱勢群體。農民雖說是農村市場消費的主體,但麵對消費領域中的種種陷阱,大部分農民往往顯得力不從心,仍處於弱勢消費群體。二是農村市場的商品流通渠道不暢。農村鄉鎮基本上是以私營個體的小店、小鋪為主,形不成體係。這種低組織化商品流通現狀導致了農村商品流通組織混亂、貨流不暢、偽劣假冒嚴重。三是農村市場仍處於低水平發展階段。主要表現在農村市場建設滯後,多為生活消費品的綜合市場或以街為市、以路為市的集貿市場,部分鄉鎮還是老傳統“趕集市”。四是農村市場商品檔次普遍較低。農村消費市場消費需求的功能性主要表現在價廉、實用、簡便上。主要消費群體收入少,購買力低下,導致農村市場商品檔次低。五是農村市場消費者維權意識薄弱。由於農村交通不便、農民知識水平有限,使農民的維權意識淡薄,很多農民不知購貨需要索要購貨憑證,不知權益受害可以維權。

二、農村市場監管麵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

1、農村市場監管麵臨的主要問題

農村市場的發展所遇到的問題,一定程度上也就是農村市場監管所麵臨的問題。由於農村所處地理位置、曆史文化、經濟發展等條件,導致農村市場監管中不不同程度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概括起來農村市場監管主要麵臨“五多一難”的問題:無照經營多、超範圍經營多、偽劣變質商品多、虛假宣傳多、監管“盲區”多、農村農民維權難。

2、農村市場監管問題的成因分析

分析當前農村市場監管中之所以存在“五多一難”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六個方麵的原因:一是市場監管理念有偏差。主要表現為“三重三輕”:重突擊檢查輕日常巡查;重事後監管輕事前規範;重辦案處罰輕引導教育。二是市場監管力量薄弱。農村工商所普遍存在監管人員少、執法車輛缺、監管區域廣的問題,監管力量無法進行全方位的覆蓋,易出現監管“盲區”。三是市場監管手段單一。在打擊假冒劣質商品過程中,由於缺乏必備的檢測設備和必要的檢測手段,許多假冒偽劣商品隻能憑執法人員的經驗來識別,所以對商品質量的監管也隻有停留在“表象”。四是市場監管水平有差距。在執法過程中,部分執法人員則是重實體、輕程序,重證據,輕規範。對案件的處理重罰輕糾,有的是隻罰不糾,罰款放行;有的是隻打不追,不追根溯源。五是市場經營主體素質偏低。大多數農民普遍存在“隻有犯了刑事罪才是犯法”的認識,對在一些經濟活動中的違法違章行為根本不以為然,給監管執法造成了很大的難度。

三、加大對農村市場監管力度的對策及建議

針對農村監管市場凸現出來的逐多新情況、新問題,結合各級對農村市場監管的新期待、新要求,加大對農村市場的監管力度要著重從以下幾方麵入手:

1、樹立農村市場監管的新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