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城市環衛工作的思考
理論研究
作者:馬秀葦
城市環境衛生,是外商投資的落腳點,也是本地建設的新起點。因此,如何做好城市環衛工作,是城市管理者也是每個普通市民都非常關心的一個熱點。
環衛工管理部門市民三方聯手
環境衛生是一個地方的市容市貌,關係到城市的文明發展和健康有序,影響到社會各條戰線、各個領域裏的工作。它代表著一個地方的精神,也預示著其今後的經濟發展。城市環境衛生,是外商投資的落腳點,也是本地建設的新起點。因此,如何做好城市環衛工作,是城市管理者也是每個普通市民都非常關心的一個熱點。
城市環衛工作,由於麵向社會,涉及麵廣、人員情況複雜、易反彈,從而成為社會難點。陝西華縣是一個擁有36萬人口的縣城,曾在2009年榮獲“省級衛生縣城”,2012年又達到“省級園林縣城”、“中國宜居宜業典範縣”,目前又全力打造“國家衛生縣城”。曾有多家新聞媒體、雜誌社采訪、報道過這裏的環衛工作,我們取其工作方法,以研究城市環衛工作。
一、教育、激勵工人做好環衛工作
華縣每周五、六都要組織環衛工人學習安全意識及作業標準,每個工人對自己的職責範圍都很清楚。通過通報優差路段,使工作有比較、有競爭。為激發工人勞動積極性,環衛局還不定期開展一些勞動競賽活動,每周拿出500元對前9名環衛工人進行物質獎勵。
二、環衛局采用“一日三巡”、“白+黑”等製度加強管理
環衛局每天出動4輛車,安排40餘人分3次上路巡查,從早上七點到下午六點(此段為白天),再至晚間九點半(此段為黑夜),全天侯對城區大小路段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他們還把周末的雙休日改為輪流值班,使工作沒有盲區。
三、加強宣傳,使環衛工作深入人心
環衛工作,市民是關鍵。市民自發勞動、自覺保潔,不僅可以減輕工作壓力,還可以提高保潔質量。華縣定期在城市主幹道用宣傳車流動宣傳,並發放宣傳資料,不斷提高市民環衛意識。在此基礎上,推行“門前四包責任製”。環衛局先後與全縣28條主次幹道的沿街單位、門店一共簽發了5000份責任書,讓其對自家門前“包衛生、包秩序、包綠化、包亮化”。檢查中發現落實不到位的,書麵通知其限期整改,出現門店轉讓則補發責任書。
四、不斷搞高機械化,加大機械化清掃力度
為配合、減輕人力,2011年前,華縣先後購置了2個擺臂垃圾車,2個壓縮垃圾車,2個地埋式垃圾車,1台裝載機,3台農用垃圾車,1台灑水車。2012年,又添購了小型垃圾收集車,1台電瓶吊桶車,1台多功能路麵養護車(帶清掃),2台小型路麵清掃車,使得機械化清掃從原來的15%提高到40%。機械化清掃無疑是現代城市環衛工作發展的趨向。
五、用多種方式收集垃圾
2008年,華縣推行垃圾定時收集改革,垃圾車一日三次上門收垃圾,以城市主幹道新華路、新秦路為主,覆蓋周邊文體路、吳溪路;跟車人員隨時清掃收集中的拋灑物,車走地淨。在商業繁華的路段、背街小巷、人流量大處,采用小型垃圾收集車,靈活機動收垃圾。在城鄉結合部,使用裝載機進行作業。所有垃圾即滿即清、密閉拉運,不造成二次汙染。目前,華縣日均清理垃圾249.5立方米,全年清理垃圾量9.2萬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