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工程思想在電網公司專業化集中檢修模式中的應用
企業成長
作者:黃靜
通過對可靠性維修、供應鏈管理、精益化管理工業工程這三方麵思想簡述,分別分析了這些在電網公司實施專業化集中檢修模式中的具體應用,並通過與傳統檢修模式進行對比,論證了專業化集中檢修能夠有效提高電力設備檢修工作效率,保證電網的安全運行可靠性。
工業工程專業化集中檢修應用
工業工程(IE)是在人們致力於提高工作效率和生產率、降低成本的實踐中產生的一門學科,就是把技術和管理有機地結合起來,研究如何使生產要素組成生產力更高更有效運行的係統,去實現提高生產率目標的工程學科。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工業工程思想在電網專業化集中檢修的應用。
1可靠性維修技術在專業化集中維修工作中的應用
1.1可靠性維修的概念
以可靠性為中心的維修(RCM)是目前國際上通用的、用以確定資產預防性維修需求、優化維修製度的一種係統工程方法。它的基本思路是:對係統進行功能與故障分析,明確係統內各故障的後果;用規範化的邏輯決斷方法,確定出各故障後果的預防性對策;通過現場故障數據統計、專家評估、定量化建模等手段在保證安全性和完好性的前提下,以維修停機損失最小為目標優化係統的維修策略。
1.2 電網公司積極開展設備狀態檢修
狀態檢修是可靠性維修技術在電網檢修中的具體體現。狀態檢修是企業以安全、環境、效益等為基礎,通過設備的狀態評價、風險分析、檢修決策等手段進行設備檢修,從而確保設備可靠運行、檢修成本更加合理的檢修模式。
在開展狀態檢修工作中,省公司以輸變電設備狀態檢修輔助管理係統係統為支撐,以設備狀態評價為基礎,以現場標準化作業為保障,各種檢修試驗裝備和在線監測手段得到廣泛應用。從國外資料統計看,實施狀態檢修可使每年用於輸變電設備的維護修費用減少25%至50%,故障停電時間減少75%,設備壽命大約可提高0.6倍。
2供應鏈管理在專業化集中檢修模式的應用
2.1供應鏈管理的概念
供應鏈管理的特點是把企業資源的範疇從過去的企業內部擴大到全社會,甚至全球範圍,使企業之間形成為了共同利益而結成的戰略聯盟。每個企業都集中精力發展和維持自己的核心業務,將自己不擅長的非核心業務可以通過外包的方式,交給同自己緊密聯係的供應鏈中的其他企業完成。通過業務外包,供應鏈中的每個企業都能增強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降低成本,提高生產效率,達到“各有所長,優勢互補”的共贏效果。
2.2電網公司成立專業化檢修公司
電網檢修體製改革的要點是將電網設備設施檢修集約化運作,專業化管理,所謂檢修專業化是指把設備檢修工作從企業中分離出來,按地區或不同設備類別,對專業修理工廠或檢修公司及其區域性維修中心進行網點規劃並實施。專業檢修公司通過經濟合同方式,為不具備修理條件的供電單位檢修電力設備,這是組織檢修專業化的重要形式,是供應鏈原理應用的重要體現。
傳統電網檢修的大而全、小而全的設備管理模式,實際上存在著相當大的弊端。如平時維修人員偏多,任務不足,設備突發事故搶修時又顯得人手不足等。 根據生產供應鏈的法則,企業完全可將設備管理等工作以服務流方式轉嫁到其他相關企業,將難度較大的設備維修委的設備維修委托給社會上的專業維修公司承擔 ,也可以委托給製造業的售後服務廠商來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