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析建築企業項目成本管理風險及控製(1 / 2)

淺析建築企業項目成本管理風險及控製

企業成長

作者:李普星

工程項目管理是建築企業管理的核心問題,是施工企業經濟效益的關鍵指標。對目前建築企業項目成本的現狀做了介紹,同時就建築企業項目成本管理風險及控製的方法及具體措施作出了論述。

建築項目成本管理風險控製

工程項目管理是建築企業管理的核心問題,也是實現可持續競爭能力的基礎,它反映了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決策、成本控製等各方麵的工作效果,是施工企業經濟效益的關鍵指標。建築企業為了實現利潤最大化就要合理組織企業生產各要素,加強經濟核算,實行嚴格的成本管理控製。

一、目前建築企業項目成本管理的現狀

施工企業自全麵推行項目法施工管理以來,雖然在生產經營管理和隊伍素質等方麵都有很大的進步,但項目成本控製仍存在不少問題,仍有相當一部分項目部重點放在生產任務的完成上,成本意識淡薄,對效益的考核不足,成本管理重視不夠。主要表現在:

(一)成本控製總目標沒有製定,或者雖然有,但卻沒有嚴格執行,而使項目成本處於失控狀態。

(二)材料管理製度不健全或不重視。材料成本在施工企業工程成本中占有相當重的比例,材料成本管理的成敗關係著工程項目成本管理的成敗。在虧損的項目中,購買材料無計劃、超定額購買、高價購買的現象比比皆是,其結果是材料的積壓、超支;進出庫數量、質量把關不嚴,使用浪費、丟失現象嚴重。

(三)分包工程存在漏洞。對勞務分包隊伍,沒有實行嚴格的定額發料製度,造成材料超支;對分包隊伍施工的工程數量存在重複計價現象;不考慮中標價格,把工程以高於中標價的價格分包出去,形成巨額虧損;讓多個外部單位掛靠,僅象征性地收取一點管理費,最後掛靠單位一走了之,而所有的善後費用全部由被掛靠項目部承擔,形成巨額損失。

(四)合同管理意識淡薄。目前大多數項目部合同管理不夠重視,對購貨、雇用人員、提供服務、分包工程、承包工程等合同知識知之甚少,不理解合同的訂立、效力、履行、權利義務和違約責任等基本要素,導致合同管理混亂,從而使企業遭受經濟損失。

(五)設備利用率低。機械設備的管理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環節,對工程設備使用計劃不周,盲目購置或租賃大量設備,往往造成設備利用率不高,造成項目成本急劇增加。

(六)質量、安全出現問題。項目若存在質量問題,將導致返工現象發生,加大工程質量成本。同樣的,項目安全事故一旦出現,直接或間接的善後支出,也會大大增加項目成本。

二、加強項目成本管理的措施

(一)實施全過程項目成本控製,工程項目成本管理主要包括了項目成本策劃階段、項目成本實施階段、項目成本驗收階段。

1、項目成本管理策劃階段。現代管理之父彼得·德魯克曾說過“99%管理活動的失敗都是事先沒有計劃或因計劃錯誤有關。”事前策劃的重要性可見一斑,項目管理的事前策劃可以通過製定成本目標來實現,一是在工程開工前,調查了解市場情況,根據中標價、當地資源及項目部成員編製製定項目成本目標;二是把項目成本目標進行逐一分解落實,在實施目標管理的過程中,目標的設定應切實可行,要落實到部門、班組甚至個人;目標的責任要全麵,既要有工作責任,更要有成本責任;做到責、權、利相結合,對責任部門及個人的業績進行檢查和考評,並同其工資、獎金掛鉤,做到獎罰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