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跨國並購的文化衝突與整合研究
企業成長
作者:沈豔
當前,經濟全球化和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革命浪潮洶湧澎湃,在新的一輪並購浪潮席卷全球時,跨國並購活動規模和影響越來越大,當然也無可避免的遇到許多阻力,尤其以文化差異和衝突給並購整合帶來的阻力更為明顯和複雜。
跨國並購文化衝突文化整合
從並購曆史數據來看,多數跨國並購很難達到預期目的,跨國並購中存在著極大的失敗風險,這已為人們所了解。根據美國麥肯錫及其他一些研究機構的成果表明,文化差異所帶來的文化衝突及文化整合成為影響跨國並購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在跨國並購中,企業的國際化過程,事實上就是進行跨文化交流和溝通的過程。不同的文化相遇時,必然產生碰撞和衝突,從而導致跨文化經營的失敗。因此跨國並購並不是資金和技術的簡單聯合,而是從資產到企業文化的整合;跨國並購的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在有形資產的優勢互補過程中,對企業文化差異和衝突的處理。
一、企業跨國並購文化整合的相關概念
(一)跨國並購含義
跨國並購是指跨國兼並和跨國收購的總稱,是指一國企業為了達到某種目標,通過一定的渠道和支付手段,將另一國企業的所有資產或足以行使運營活動的股份購買下來,從而取得對該企業的經營控製權。跨國並購是國內企業並購的延伸,是企業間跨越國界的並購活動。
(二)企業跨國並購文化整合的重要性
跨國並購使各個大型企業能利用各種有利條件和優勢繞開海外市場各種壁壘,以較低的價格進入和拓展海外市場,並且很快獲得規模經濟效應。盡管如此,但據調查,在所發生的並購活動中有大部分的並購活動至少在財務上看是失敗的。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多方麵,缺乏對不同企業文化進行有效的整合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原因。從事經營根本目的是為了在合理的成本的基礎上,取得利潤極大化,如果片麵以自身文化體係為參照,與當地文化發生衝突,勢必增加管理成本,影響經營績效,甚至毫無立足可能。另一方麵,每一種文化幾乎都是經過幾百年甚至數千年的發展,繼承而延續至今的,因此,企業不可能像更換生產設備,提高產品檔次一樣,變革異國文化,至多會給其表層造成一些衝擊,而很難動搖積澱於其中的文化底蘊。如十九世紀,殖民主義國家憑借堅船利炮敲開中國大門後,把刀叉餐具輸入中國,妄想取代中國的“筷子文化”,結果這些餐具隻能供展覽,而沒有市場。
此外,文化整合與企業並購中其他方麵的整合也有著密切的關係,對其他方麵的整合具有重要的影響。在進行企業的發展戰略、人力資源管理、財務製度、組織結構等整合時,必須首先分析文化背景的差異,隻有對企業員工的文化背景有了清晰的了解,各種整合才有針對性,更有效率。可以說,文化整合是企業並購中其他整合的基礎。
二、跨國並購的文化衝突分析
(一)跨國並購中文化衝突產生的原因及表現形式
1.跨文化衝突的成因
任何一個成功的企業必然擁有一種優秀的企業文化。但當企業進行跨國並購時,由於企業文化間的差異和衝突引起的文化融合是不可避免的。所謂文化衝突是指不同形態的文化或者文化要素之間相互獨立、相互排斥的過程。
作為“一種多文化的機構”,跨國並購企業容納著不同文化體係間的文化域,存在著大量的文化差異,每個層次的文化差異都可能成為並購中文化衝突的來源。歸結起來,衝突產生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麵:
(1)外部環境不同。文化的異質性不僅體現在企業文化的差異上,而且體現在企業生存發展的國別、民族、產業及地域的文化特征。
(2)溝通是人際或群體之間交流信息的過程。不同的文化模式有不同的溝通方式,如果溝通雙方來自不同的文化便會存在溝通障礙。
(3)管理風格不同。不同的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會形成不同的管理方式,並購後不同的管理方式很可能就會發生衝突。
(4)法律和政策意識。一個國家的法律在一定程度上是該國的人們所普遍持有的某些基本文化價值觀念的反映。來自不同法律和政策意識下的管理者在處理同一問題時很可能采取不同甚至是相反的對策,以致造成管理決策上的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