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議農村學生語文素養提升的有效途徑(1 / 2)

淺議農村學生語文素養提升的有效途徑

教學方法

作者:郭建秀

不論麵臨怎樣的學生,隻要能夠解放思想,根據學生實際情況,積極改進教學方法,,就能在工作中找到突破點,從而取得好成績。

吸引學生注意力書寫訓練朗讀訓練背誦訓練

我所在的學校是所鄉級中學,也是西昌市第一所通過驗收的普九學校,近年來,學生家庭越來越富有,可不重視讀書的現象也越來越嚴重,加上學校夾於三所完中之間,好的學生都流失到城裏及好的學校去了,留下來的都是些學習基礎差、行為習慣差,理解能力差的學生。麵對這樣一些學生,怎樣減負、高效成了我備課、上課中的重中之重,怎樣利用有限的課堂時間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也成了我每天的必修之課,為此,我做了以下幾方麵的嚐試,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語文素養的提高,首先是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

我先從訓練學生的注意力開始,最開始給這類學生上課時,就發現他們最大的問題是注意力不集中:上課鈴聲對他們而言是聽而不聞,對教師是熟視無睹,自由自在、我行我素。用一些老師的話說,跨進教室猶如進了菜市場。對此情況,我最開始是采用激勵的方式調動起他們學習的興趣,調整課文安排,不按教科書安排的順序講課,初一教材,先將《皇帝的新裝》提前上,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先播放搞笑版的音頻,現代的音樂節奏,搞笑的誦讀,一下就吸引住了學生,完全融入到學習情景中來。聽完別人的誦讀,再聽聽自己的誦讀,每個人根據自己的喜好扮演角色,分角色朗讀,最後連基礎最差的學生也躍躍欲試,盡管他們連一小段文字都讀得結結巴巴,毫無美感,我也予以表揚,給以加分,讓他們在誦讀中感受到快樂,並提升起自信心。差生行為習慣差,注意力不集中,反複性強,不是一節課兩節課就能扭轉的,這對教師的耐心和愛心極富挑戰性,光有激勵性措施還不行,還需要教師將課堂變得豐富起來,不照本宣科。在上寓言《赫爾墨斯和雕像者》一課時,我給學生講了《項鏈》,學生聽得非常專注,很有興趣,教室裏非常安靜,讓我以為進錯了教室,結果安靜的課堂、有趣的故事與課文有機的結合,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調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也幫助學生很好的理解了課文內容,在我的提問中學生自然而然的得出結論:不能做虛榮心強的人。有了上述良好的鋪墊,接下來的訓練也就容易多了,每天上課前的準備工作就是要求學生捧著書,放聲朗讀,久而久之,習慣成自然,每聽到上課鈴聲響起,所教班都會在科代表的帶領下大聲整齊地朗讀,成了校園的一大風景,成了每節語文課的課前預熱。

二、語文素養的提高,從重視書寫做起

農村學生及家長平時均不注重書寫,進入初中來,經常是連自己寫的字也不認識,作業純粹是應付了事,麵對此種情況,作為語文老師我知道不能急,我首先從自己做起,身教重於言傳,每次板書務求漂亮,以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和激發起他們的興趣,然後再做下一步的要求:買字帖臨摹。課下學生無法控製自己,難以見效,我便每周拿出一課時練字,教以正確的書寫方式和方法,每周一練、一評,和自己比,和同學比,在比較中尋找自己的長處和不足,課堂上盡量抽出五分鍾時間書寫生字,以鞏固良好的書寫習慣,久而久之,既磨練了學生的性格,培養起認真書寫的習慣,又練就了一手漂亮的字,看見自己的書寫漂亮,學生自己也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感,在枯燥的學習生活中品嚐到一絲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