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歌唱者良好的心理素質
體育與藝術
作者:趙盼盼
良好的歌唱心理素質對於聲樂專業的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歌唱者在聲樂學習和演唱的過程中不僅要注重技巧技能方麵的練習,還要注重良好心理素質的培養。從培養學生的歌唱欲望、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提高學生音樂記憶力等幾個方麵闡述了歌唱者良好心理素質的培養。
歌唱者心理素質培養
歌唱表演藝術不僅是對演唱者技術技能、藝術修養等音樂藝術的考驗,還是對歌唱表演者心理素質的綜合考驗。能夠調整好歌唱的心理狀態是每個歌唱者應該具備的素質。聲樂藝術實踐證明,歌唱者心理的穩定性和自我控製能力是參加各種演出活動獲得成功的關鍵。所以,在日常學習中我們不僅要注重技能技巧方麵的學習,還要注重良好心理素質的培養,隻有這樣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聲樂歌唱者。
一、培養學生的歌唱欲望
教師的態度對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教師在歌唱欲望方麵要起帶頭作用,教師要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來調動學生的歌唱欲望,在情感上與學生達到共鳴,這樣才能調動他們歌唱的積極性。例如,有部分老師在上課的時候會把真實的情感融入到歌曲當中,給同學們講一些與歌曲內容有關的故事情節,讓他們用歌聲描繪故事,以情帶聲,調動他們歌唱的積極性,增強他們表演的欲望,再加上讓他們以表演的形式進行演唱,這樣既豐富了課堂又增強了他們的歌唱心理素質。還有的老師會給學生選擇一些適合他們演唱的深受同學們喜愛的歌曲,利用歌曲本體激發學生歌唱的欲望,讓學生聽了就想唱,唱了還想唱,並能主動帶動肢體動作,全身心的投入到歌唱中去,為學生克服心理障礙順利上台表演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自信心即相信自己有能力實現一定願望的心理狀態。蕭伯納有句名言:“有自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為偉大,化平庸為神奇。”一個人是否能成功是與他有無自信心有莫大關係的。自信心越強,就越不怕失敗,越不怕受挫,不斷進取。自信心越大,產生的精神動力和進取激情就越強大,越能更好的排除一切障礙去實施自己的目標。
很多聲樂專業的學生對自己都沒有信心,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往往會擔心自己唱的不好聽,表演的不到位,很喜歡拿自己跟某一歌唱家、歌手或別的同學進行比較,害怕受到別人的語言傷害,導致他們唱歌時聲音不敢完全放開,更不敢自信大膽的表現。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起到很好的導向作用,例如,有的老師在上課的時候經常會用到你唱的很好、你唱的真棒、比以前進步了很多這樣的字眼來鼓勵學生,即使學生有些地方還做得不夠好,但是經過老師的表揚,學生就會信心十足,繼續努力學習,這樣就會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從而達到提高其心理素質的目標。
三、提高學生音樂記憶力
14歲的莫紮特隻聽了幾次一首隻限在教皇宮廳內演唱的大型彌撒曲,就把整首樂曲背了下來。門德爾鬆在沒有樂譜的情況下,全憑記憶排演了巴赫的《聖馬太受難曲》。這些大音樂家非凡的記憶力證明,良好的音樂記憶力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心理品質,也是有效克服心理障礙,培養表演者良好心理素質的重要保障。怎樣才能培養和提高歌唱者的記憶力呢?1、實際的任務、目標要明確。2、對識記的對象要有興趣。3、要通過理解來幫助記憶。4、識記要有積極的態度,要進行創造性的重建。5、複習是同遺忘作鬥爭的有力手段。6、要講究記憶衛生。7、運用科學的記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