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電力工程項目成本控製與造價管理
工程建設
作者:王金生
近年來,電力建設發展很快,有力地促進了國民經濟的發展。生產力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決定了包括電力建設在內的基礎設施建設也隨之迅速發展。隨著“兩網”改造工作的深入開展,電力市場得到進一步開拓,供電量大幅度的增長要求我們加快電網的建設和改造的步伐。結合電力工程的特點和自身的工作實踐,提出合理控製工程造價的幾點建議,以提高投資效益,改善基本建設項目管理。
電力工程造價控製
從1995年國家計委提出對建設項目控製工程造價以來,我國電力建設項目的工程造價控製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就目前的體製和現實而言,要想有效地控製建設項目的工程造價,提高工程建設的投資效果,必須進行事先、主動且貫穿於項目建設全過程的工程造價控製。為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需要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工程造價管理體係,並對電力工程項目的立項策劃、資金籌措、設計實施、生產經營、貸款償還和資產保值增值實行全過程負責,加強項目在各個階段的管理與控製,才能有效地控製和降低工程造價。
一、項目前期工程造價控製的主要因素
目前由於電力需求激增,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電力需求,而加快電力建設,導致許多工程在隻有立項建議書、初設及概算而無審查批複的情況下就已開工建設,邊施工邊設計、邊編製施工圖預算,由於立項倉促,工期緊,導致可研深度不夠,為後續的造價控製工作埋下後患。另外,電力建設項目的可研多數是由建設單位的規劃部門或委托專業的設計院來完成,而完成這一工作的專業人員大多數不具備工程造價方麵的知識,容易造成投資偏離。
近年來,電網項目呈現出高電壓、長距離、大容量、多回路的建設趨勢,滿足了地區經濟發展和用電負荷日益增長的需要。但盲目建設和超規模建設的現象也屢有發生,一個地區的電網建設須與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和用電負荷相適應,不能一味追求“多”和“大”,要因地製宜地建設一批適應性強的中小型項目,大力推進項目改造,最大限度地利用現有資源。同時在規劃時不僅要考慮建設成本,而且要考慮運行成本,既要考慮社會效益,又要考慮企業長遠效益。
為了解決以上問題,首先應當認真研究當地的城市發展規劃,做好中長期電力負荷預測工作,對現有電網的輸電能力、網架結構、可靠性等方麵進行研究分析,提前做好項目的立項、設計的準備工作,並做好站點和線路走廊的選擇。其次,可推行項目可研招投標製度,引入有資質和經驗豐富的谘詢公司認真研究,編製出有深度的可行性研究報告,並在科學分析、多方案比較的基礎上編製準確的投資估算,盡可能使這個預控指標準確足夠,給予投資決策正確引導。
二、緊抓工程造價控製的關鍵環節,提高投資效益
1、項目決策階段的投資控製
在投資決策階段要做好如下工作:負荷預測,包括電量需求的市場調查和電網結構研究,這是項目決策的前提和基礎,其主要任務是要解決項目的“必要性”;技術研究,即技術方案和建設條件的研究,這是決策的技術基礎;效益研究,即經濟效益的分析和評價,這是決策階段的核心部分。
2、項目設計階段的投資控製
長期以來,我國設計單位對設計質量、進度、丁程技術比較重視,而對工程造價考慮得較小。工程造價人員應審核圖紙的設計、建設標準等內容:由工程造價管理人員負責審核設計概算與施工圖紙的一致性,設計概算與投資估算的協調性,如有超概算的項目,應與各部門之間全力配合,將突破投資內容進行調整,為工程施工階段的控製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