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人之所以隻投入這麼多軍隊,也都是因為上述原因造成的。
閑篇扯完了,話歸正題。金軍三十五萬和燕遼聯軍三十萬在古北館遙相對峙,拉開了架勢,大戰一觸即發。不過大戰最終卻沒有爆發,不知道為什麼,金軍竟然主動撤退了。
不久之後,斥候來報,說金軍退入了北安州。跟著又有消息傳來,十萬金軍在完顏杲和完顏青鳳的率領下離開北安州西去。陳梟推測金人的打算依舊是先解決遼國的問題。
陳梟計劃率領三十萬大軍出古北館進攻北安州。而就在這時,又有消息傳來,從金國的東京路(原遼國東京路)和上京路(原遼國上京路)調來了三十萬大軍,正在前往燕雲的路上,預計十天之後,兩路大軍便將分別抵達燕雲十六州的中部和東部邊緣。
陳梟顧不上北進了,當即傳令各處要點修繕城牆積極備戰。金軍若要從北方大舉進攻燕雲十六州,主要有三個進攻方向,一是古長城隘口,古北館,這裏由於年久失修,雖然地形險要,不過城牆已經沒有什麼作用了;第二個方向是之前陳梟耶律特裏他們撤入燕雲的龍山,那裏地形極其險要,易守難攻;第三個方向,也是三個方向中最容易攻打的方向,是燕雲十六州最東邊靠海的平州和營州。
這兩州東邊三十餘裏便是臨榆山和榆關,是兩州乃至整個燕雲十六州的東部屏障,這裏的地形相對於龍山和古北館來說要平緩得多,金軍之前之所以沒有從這個方向突破,是因為他們當時的主要目標是遼中京城,因此兵力調到了西邊。如果他們要對燕雲十六州興兵的話,極有可能對這個方向發起猛攻。這個方向還有一個弊端,雖然臨榆山和榆關算得上險要,可是,畢竟平州、營州臨海,金軍完全可以從海上繞過防線,突擊守軍的背後。
陳梟已經預見到了海上的危險,下令駐紮長島的水軍即刻前往營州以防守那邊的海麵,同時陳梟還對各處的防守兵力進行調整,古北館十萬守軍,全部由燕雲軍負責,主帥是楊誌,龍山由蕭咄裏和郭藥師負責,兵力為原守備順州、檀州、薊州、景州的五萬遼軍和常勝軍,營州、平州那邊由十萬燕雲軍和兩萬遼軍守備,還加上水軍的全部人馬,領軍主帥是林衝。西邊與遼西京道交界的居庸關則派遣一萬燕雲軍加強守備,剩下的燕雲大軍分別駐紮在燕京和薊州,以隨時救援各處。
從金國東京道和上京道調來的三十萬大軍分成兩路,分別進逼龍山和榆關,金國水軍(原聊過水軍)也已經調到了榆關附近。好在陳梟調整部署迅速,否則龍山和榆關方向就都危險了。金國五十五萬大軍兵壓燕雲,令陳梟的燕雲軍和耶律特裏係統的殘餘遼軍動彈不得。
與此同時,金軍滅遼的計劃正快速推進著。完顏青鳳、完顏杲率領的十萬金軍主力進入西京道後和投誠過來的十餘萬遼軍會合,一路朝西京大同府攻擊前進,勢如破竹,遼軍雖然還有近二十萬兵馬卻兵敗如山倒,大批遼軍投降金軍轉變成金軍為金軍引路。
在完顏青鳳完顏杲高歌猛進之時,完顏晟完顏宗弼率領的北路金軍,從遼西京路奉聖州北部攻入西京道的豐州,在豐州城下大敗蕭特烈臨時糾集起來的十五萬大軍,遼軍狼奔豕突,隻有不到萬人逃向西邊。完顏晟與完顏宗弼在豐州分兵,完顏晟率領兩萬輕騎沿著天祚帝的逃跑路線窮追不舍,完顏宗弼則率領金軍主力和新投誠的八萬遼軍共計十五萬大軍南下,準備與完顏青鳳完顏杲在西京大同府彙合。
與金軍的凱歌高奏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宋軍的北伐行為。童貫率領十五萬兵馬與蔡攸的殘兵敗將彙合後,當即分兵兩路攻入西京道。童貫率領一路走東線,蔡攸率領另外一路走西線。蔡攸由於之前吃過大虧了,因此極其小心謹慎,軍隊往往一天時間隻行進十幾裏。於是兩支宋軍嚴重脫節。遼軍抓住機會突襲童貫,童貫大驚,也不顧自己是大軍主帥了,竟然首先逃竄,致使大軍群龍無首,軍心登時動蕩不安,眼看就要遭遇滅頂之災了。關鍵時刻,多虧了種師道和弟弟種師中坐鎮前軍指揮若定抵擋住了遼軍的猛攻。大軍才得以全身而退。
蔡攸接到東路軍進攻受挫撤退下來的消息,大為驚恐,當即率領大軍一百八十度調頭,竄回了雁門。
至此,宋庭雄心勃勃的北伐計劃徹底失敗。
蔡京等人還想將此事瞞著皇帝,可是畢竟紙包不住火,李綱、宿元景連番上奏,李綱更是直闖神霄萬壽宮的後宮,皇帝終於了解到了實際情況,登時大為驚詫,又大為憤怒。蔡京為了脫責,將所有的罪過全都推到了蔡攸和童貫的身上。此時朝中那些原本為蔡攸童貫拍馬屁的大小官員們也都見風使舵,紛紛痛斥蔡攸童貫誤國,於是皇帝下詔罷免了蔡攸和童貫的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