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你看得見我?(1 / 2)

西方瑤池裏,種植著萬朵淨月蓮,傳說這是西王母最喜歡的花兒,因此整片瑤池隻種靜月蓮。盡管要過三百年才能等到它的花期,靜月蓮朔月之夜結蕾,滿月之夜盛開。最奇的是蓮瓣原本無色透明,投映了月光就變為七色虹,月色越皎潔虹光越絢彩,觀者雖都是見多識廣的仙人,也忍不住讚歎稱奇。

靜月蓮雖有珍奇之處,但畢竟隻是草木,論靈性和對天地精華之氣的感應和凝聚總是差一些,因此瑤池裏萬株蓮花,隻有萬分之一得了及其難得的機緣,有了魂魄,結了靈胎,這一株靜月蓮,就是清瑤。

清瑤早已不記得自己化成靈胎後在本體裏過了多久,三百年,五百年,抑或更長?草木修行,唯一的強項就是耐心。她的魂魄早已能離開本體了,靈胎卻總是差一線力量,終不能破開蓮心,脫離本體,使身魂合一。

她也不急,她在等三年後的中秋,那個中秋是一甲子一遇的月曜,那時的月汐之力足能助她打通最後的關口,於是,她靜靜等待著,除了修習時跌跏端坐,其餘的時間裏就如嬰兒般蜷縮著,這讓她覺得溫暖安全。

本體外,她的魂魄在就在瑤池周遭轉悠晃蕩,在靈胎破關之前,魂魄是不能遠離本體的。日複一日,夜晚浸潤著月光修習,白天在瑤池裏數花看人,有點無趣,有點寂寞,但也隻是一點而已。

瑤池裏除她自己之外的九千九百九十九株靜月蓮已經數過很多遍了,每天盡職盡責在池間忙碌的園丁是個須發如雪的老者,他和兩個年輕弟子顯然都沒有天眼的神通,任她在身邊飛來飄去,視而不見。而每個月圓夜,上仙們彙聚池旁欣賞萬蓮盛放,她的魂魄就忙不迭地躲回本體,她害怕那些法力高強,嚴肅冷漠的神仙,他們肯定能看見她,也肯定看不起她。從老園丁和弟子們的閑聊中得知,在凡間,像她這樣草木化形的,都被稱為“精”或者“妖”,上界神仙在凡間遊曆時,若是與之狹路相逢,必然要將其誅殺,為民除害。

她想幸虧自己不是凡間的草木,她是靜月蓮,是王母喜愛的花兒。就算神仙們看到她已將化形,想必也不會把她當妖滅了,但在這非常重視背景師承仙品神格的仙界,她這一枝孤零無依的蓮,是注定要被鄙夷歧視的。

那一天,好像是從前的那麼多天沒什麼不同。老園丁帶著弟子忙碌半天,快到正午時就走了。天長日暖,池裏的花兒都倦倦懶懶地垂著頭,清瑤也倚著一片蓮葉打哈欠,正想小睡片刻,就看見一個人,朝池邊走來。

在清瑤的記憶裏,好像還沒有除園丁之外的人大白天的到這裏來,白天,這裏隻是一望無際的綠色,太過單調。所以,大多數人隻是在路過時望幾眼罷了,而這個人,倚著白玉欄幹,靜靜望著滿眼的綠,大半個時辰動也不動。

清瑤本來藏在一片蓮葉下麵,偷偷監視這個不速之客,但隻一會兒功夫,她就放鬆了警惕,離開了那片做屏障的葉子。

因為那個人太年輕了,看起來比園丁的弟子還小一些呢,也是看不見她的。以她的經驗和道聽途說,天眼通可不是容易修煉的神通,即便資質不錯,也要一千五百年以上的道行才能修成。而這個人,怎麼看也還不到那樣的修為。大概是某個真人或上仙新收入門的弟子吧?初登上界,看什麼都是新鮮,連大白天的瑤池都能愣愣瞅半天。

這麼猜測著,清瑤忽然生出了頑皮的心,不如去捉弄捉弄他吧。平時常見並敢接觸的人隻是那三個園丁,就算她向來心如止水也難免覺得乏味,今天竟然遇見一個呆頭鳥,小小捉弄一下也不要緊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