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奪魂舞暨突襲,重禮(1 / 3)

魏朝使節如此姍姍來遲實在是很失禮的,這種派出參加別國慶典,卻在對方國宴將開時,使節才到的例子幾乎沒有。當然,如果遭遇了不好的事情,比如異常天氣和強盜打劫什麼的,倒也可以理解和原諒。問題是,魏朝的使節隊伍進朔越城時,隊伍整齊,人馬精神,馬背上馱得東西整整齊齊,從哪個角度也看不出他們曾遭遇過天災人禍。

來接他們的齊朝官員都在等著他們的解釋。可是沒有解釋。魏朝的使節是個四十歲上下的中年人,一張臉圓圓地透出孩子氣,態度和善,和誰說話都先是笑眯眯的,但和他說什麼話都是含糊而過,包括問起使節隊伍為何今日才到,他也是哼哼哈哈地,隻見笑,沒有什麼確切的答複。

齊朝的人也懶得和他磨牙,慶典馬上就要開始了,耽誤了吉時自己可吃罪不起

賀雲陽正在看禮單,實在不敢想像這樣一份毫不出奇的禮物,作為國禮來說甚至可說是微薄寒酸的東西,竟然在國書裏被一再稱之為重禮好禮!到底是魏朝太窮,還是他們取笑齊朝太窮,沒見過東西?

時辰快到了,賀雲陽丟開這份被稱為“重禮”的薄禮,將出禦書房的門,他猶豫了一下,在考慮要不要帶上青琊?想了想還是不帶,今天是兩個小孩子的百日慶,帶一柄殺氣那麼重的劍總是不太好。再說,不過是一場宴會而已,會有什麼事需要有得上青琊呢?

慶典的座位安排是這樣的,既然是親家,大淵淩堯帝的座位安排得離皇位很近,兩人稍一側身就能和對麵交談。皇太弟夫婦的座位在左首的前兩個位置,右首的第五個座位上,就是那位笑麵團團的魏朝使節。其餘的位置,就是齊朝文武百官的座了。

慶典開始,既然是皇子的百日宴,當然要把兩個孩子抱出來給大家相看參觀,那些齊朝官員看了,當然是讚詞無數,充溢大殿。兩個小小嬰兒在繈褓裏,安靜望著眼前一張張走馬燈似變幻的笑臉,不哭不鬧,有時也咧開小嘴笑笑,含糊說些咿呀之語。

到了魏朝使節那裏。那人起身,挨個打量兩個嬰兒。臉上的笑容越發親切和善,不住地念叨著,“挺好,挺好。”說著說著,竟然伸出手來,想摸孩子的臉。兩個抱繈褓的宮女連忙躲閃,一眼瞪向他,心想這人太不懂規矩了,你是誰呀?就想摸我家的小皇子和小公主。

那人也覺失禮,收回手,尷尬一笑就坐下了。

哪一國的國宴上,助興的也不過是些歌舞而已。又一支舞蹈結束,舞姬們剛剛退場,魏朝使節就站起了身,向上施禮笑道,“不知陛下可有興趣一觀我魏朝的歌舞?”

賀雲陽不置可否地點頭,淡淡吩咐了一聲,“傳!”

魏朝的舞姬們一上殿,眾皆嘩然,大臣們都愣了,隨即好色的眉開眼笑,正統的低頭皺眉,清和一扯賀雲祥的袖子,低聲命令,“低頭,不許看!”

賀雲祥一笑,就遵妻之命低頭垂目。

賀雲陽怒瞪了使節一眼,那一位無所謂地解釋道,“陛下有所不知,此乃我魏朝的民俗,但凡孩子百天周歲之時,都要跳這一支‘祝天舞’。”

賀雲陽無話可說了,天景倒覺得有趣,她就不信魏朝有這習俗,若是小孩子出生在寒冬臘月的天氣,還這麼歌舞一番,還不得把這些女子凍得傷風感冒啊!

她所以會這麼想,是因為這些舞姬穿得太少了,隻用些輕紗薄絹半遮了關鍵部位,其實也沒什麼用,舞蹈起來,該看的不該的都看到了。

舞姬們一共十八人,其中十五人身裹紅紗,其他三人身上則是黑紗。十八人的雙手雙腳上都戴著一串小小金鈴,舞蹈起來,曼妙身姿,撩。人動作加上清脆鈴聲,的確能消魂奪魄。

賀雲陽從來就不好這個。此時根本不抬頭,幾乎是入定的狀態,但一撇眼間,見天景居然手持酒杯,眼盯舞姬,津津有味的樣子。

賀雲陽有點火,心想這丫頭是什麼品位?這種豔俗無稽的東西她也能看得這麼開心。他湊過身低喝了一聲,“不許看!別忘了你是什麼身份!”

天景白他一眼,回道,“你看看就知道,我感覺不對,她們……是在跳舞嗎?”

賀雲陽不解她的話,也抬頭看。看了幾眼就覺得那些女子的確不對,她們分成了三組,五個著紅紗的女子圍著一個穿黑紗的女子,舞得婀娜生姿,但舉手投足間,手腕腳踝上的金鈴似乎蘊含著一種隱秘的節奏。再四下看看,齊朝的官員一個個麵露癡呆,不是那種好。色的呆相,而是真的癡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