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江召他們走在泥濘的山路上看著這一切,讓他們內心深處久久不能平靜。看著山下的廢墟、瓦礫和屍體,他們心裏也十分沉重。此刻的他們也多想馬上衝下山去開展救援工作,去幫助那些市民逃過這場天災人禍。隻是他們是軍人,他們不能這麼做,他們還有更重要的使命。更何況就算他們這幾個人下去展開救援,也沒有多大效果,發揮不了多大作用。但是如果他們堅守住了宜山,那麼他們的作用才是真正的得到了體現。
所以,唐江召他們隻能短暫的在山腰停留了一會兒,為那些在地震中死去的生命默哀,為那些還被困在災區的人民祈福。他們做完這些,便毅然決然的轉身繼續踏上泥濘的山路。在唐江召他們奔赴宜山的同時,抗震救災的首批部隊也終於抵達了災區外圍。國際救援經驗表明,地震發生後的72小時是最關鍵的“黃金救援時間”。
時間就是生命!從黨中央、國務院到各地方各部門,從解放軍、武警部隊、消防官兵到公安民警,從專業救援隊到普通誌願者,從各級領導幹部到廣大人民群眾……每一個人都與死神開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生死競速。“快、快、快!多爭取一秒就可能多搶救一個生命!”這是所有救援人員的心聲,也是他們累了困了還在咬牙堅持的動力。
麵對緊急災情,強有力的應急機製在各地、各部門高速運轉,省委、省人民政府緊急部署抗震救災工作,主要領導立即分赴各地現場指揮。軍區也在第一時間出動六千一百多名官兵和四架直升機趕赴災區,駐災區民兵預備役部隊和軍區總醫院醫療分隊緊急投入抗震救災。人民解放軍指戰員、武警部隊官兵、民兵預備役人員和公安民警以最快速度奔赴抗震救災第一線,臨危不懼,頑強奮戰,爭分奪秒解救被困群眾,發揮了主力軍和突擊隊的重大作用。
全國各地區各部門和社會各界大力發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精神,調集大批人力、物力、財力支援災區抗震救災,向災區人民送溫暖、獻愛心,充分體現了萬眾一心、同舟共濟的偉大民族精神。大家紛紛籌措受災群眾急需的生活必需物資,想盡一切辦法把糧食、食品、飲用水、藥品、衣被、帳篷等物資運往災區,確保災區群眾有飯吃、有衣穿、有幹淨水喝、有臨時住處。
其實這次抗震救災是兩個方向的,一個方向是針對陳都縣災區的,一個方向是針對宜山的。整個抗震救災可以說是空前的,無論是地震的影響,還是抗震救災的情況。在對於陳都縣的抗震救災中,大家都爭分奪秒不遺餘力的和死神賽跑,而暗影小隊的情況又會怎樣呢。對於這個問題沒有人知道,更沒有人知道他們的存在。當然,他們要的也是這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