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新書剛剛開始,請大家多多支持,你的一份收藏,一份投票都是深深的鼓舞,讓小弟充滿幹勁,再次拜謝……
=============================分隔線=============================
“我說果然,人家老範家的女兒都承認那是一場誤會,還好幾次主動邀請你約會,你就這麼不給人家麵子……”果力好說歹說的勸著果然。
“不去……!!”,看到果力又要動怒,果然立馬說道:“爸,你不知道那天我那同學多麼可惡,根本一點解釋的餘地都不給我,而且這種人就是那種自以為是,圍繞著自己為中心的人,我算是知道為什麼這麼大,條件有這麼好為什麼沒有人要了,就那脾氣難……”。
聽著果然又是一口的拒絕,果力忍不住的生氣道:“好,好,你長本事了是吧,不就是寫了本破小說麼,有本事你給我找個兒媳婦來,我告訴你,就算人家姑娘真的像你說的那樣,那也比你強,你有什麼好的啊,滾蛋,今天你要不去,我就不認你這個兒子了……”
看著果力生氣的摔門而去,果然無奈的坐下,這都什麼事啊,這哥們也真是的偏偏把這曆史遺留問題留給自己,不對,應該是幸好留給自己,果然這才醒悟過來……
不過對於範蕾,果然是真的怕了,倒不是計較那天的事情,而是自己根本就不是果然,果然很害怕露出馬腳,不過看自己老爸的態度,今年要是找不上媳婦,別想過好了。
果然可不想自己重生的第一年就這樣過來了,最後果然還是去了,不是因為果力的話,而是江大伯過來給果然解釋,人家範蕾這次除了道歉外,還說如果果然真的有好作品,可以幫忙在‘明報’上推薦。
《明報》是現今香港最有影響力的報紙之一,1959年查良鏞(即金庸)與中學同學沈寶新合資創辦。
其實在前世,果然很敬佩金庸的,雖然金庸在家**處理的不是很好,但是依然難掩其魅力,尤其是在創刊初期,當時果然記得有個節目專門播出金庸和他的武俠小說中提到過。
最初金庸的《明報》銷路不僅不好,還是一步步滑向“聲色犬馬”之路,銷量在千份之間起伏,第一年虧空嚴重。
《明報》的老員工都記得他當年辛勞的身影,一方麵經常要通宵寫稿,另一方麵又為經濟問題苦惱不已。有傳說,一段時間他要靠典當來維持《明報》。
據《明報》老職員回憶:“查先生那時候真的很慘,下午工作倦了,叫一杯咖啡,也是跟查太太兩人喝。”
那時,金庸住在尖沙咀,深夜下班時天星小輪已停航,要改乘俗稱“嘩啦嘩啦”的電船仔渡海。每當他們深夜下班時天星小輪早已停航,隻好改乘電船仔渡海,但每次要等齊六個人才能開船,船費比較便宜。如果要即到即開,需要包租費三元。他們夫婦寧願捱著深夜涼颼颼的風等待,也不願包船過海。咖啡、渡船不過是其中兩個平常的故事而已,當年的艱苦可想而知。
在這麼艱苦的情況下,明報一點點的發展起來,與金庸的堅持,和他的小說是不可分割了,倪匡曾說:“《明報》不倒閉,全靠金庸的武俠小說。”
果然與範蕾相約的地方還是在上次的餐廳中,果然一走進餐廳就看到範蕾早就等在那裏,快步的走過去,今天範蕾穿的是工作裝,不過更顯得其幹練精神。
兩個人坐下後,尷尬的沒有話題,不過果然倒是並不介意上的事情,有些開懷的說道:“我聽江大伯解釋了上次的事情,其實這也就是一個誤會,我當時跟本沒有想明白,直到江大伯對我說,才明白為什麼你會說那些話……”
“不,也怪我,其實回家後,江大伯就打電話,我爸就給我解釋清楚了,對不起,果然,我不該那麼說你,實在對不起……”,說完,範蕾就站起來,對著果然鞠了一躬,弄得果然一個大紅臉,趕忙站起來表示不用,看著餐廳周圍人對自己點點評評的,好不難受。
範蕾也注意到這裏的氣氛,有些不好意思的說:“要不,我們出去吧,不在這裏吃了……”
“好啊……”果然求之不得的說道。
等到出了餐廳門口,果然和範蕾同時大大伸了一個懶腰,注意到對方相同的動作,兩人同時一笑,“你也不喜歡這裏的場合吧……”果然笑著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