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要在瞬息構思上下功夫,掌握必要技巧。幽默風趣是一種“快語藝術”,它突破慣性思維,遵循反常原則,想得快,說得快,觸景即發,涉事成趣,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再次要注意靈活運用修辭手法。極度的誇張、反常的妙喻、順拈的借代、含蓄的反語,以及對比、擬人、移就、拈連、對偶等都能構成幽默。
最後要注意搜集素材。我們的生活豐富多彩,提供了許多有趣的素材。這些素材無意識地進入我們記憶倉庫的也很多。我們如果做個“有心人”,就會使自己的語言材料豐富起來。
解惑式幽默
第6節常見的五種幽默方式
漢武帝晚年很希望自己能長生不老。一天他與一個侍臣閑聊:“相書上說,一個人鼻子下麵的‘人中’越長,壽命就越長;‘人中’長一寸,能活一百歲。不知是真是假?”
東方朔聽了這話,知道皇上又在做長生不老之夢,臉上露出一絲譏諷的笑意。皇上見東方朔似有譏諷之意,喝道:“你居然敢笑話我?”東方朔畢恭畢敬地回答:“我怎麼敢笑話皇上呢?我是在笑彭祖的臉太難看了。”漢武帝問:“你為什麼笑彭祖呢?”東方朔說:“據說彭祖活了八百歲,如果真像皇上所說,‘人中’長一寸就活一百歲,彭祖的‘人中’就該有八寸長了。那麼,他的臉豈不是太難看了嗎?”漢武帝聽了,不禁哈哈大笑起來。
先故意使對方疑竇叢生,造成錯覺,形成心理壓力。然後解釋,使之冰釋雪消,起伏中頓生幽默。
形象式幽默
有一次,孫中山在廣東大學講民族主義。禮堂非常小,聽眾很多,天氣悶熱,很多人都沒精打采。孫中山便穿插了一個故事:那年我在香港讀書時,看見許多苦力聚在一起談話,聽的人哈哈大笑。我覺得奇怪,便走上前去。有一個苦力說:“後生哥,讀書好了,知道我們的事對你沒有什麼幫助。”又一個告訴我:“我們當中一個行家,牢牢記住那馬票上麵的號碼,把它藏在日常用來挑東西的竹杠裏。等到開獎,競真的中了頭獎。他歡喜萬分,以為領獎後可以買洋房、做生意,這一生再也不用這根挑東西的杠子過生活了,一激動就把竹杠狠狠地扔到大海裏。不消說,連那張馬票也一起丟了。因為錢沒有到手先丟了竹杠,結果是空歡喜一場。”孫中山風趣的話,引來台下一片笑聲。
孫中山接著回到本題:“對於我們大多數人,民族主義就是這根竹杠,千萬不能丟啊!”孫中山先生這個充滿幽默感的故事不僅讓昏昏欲睡的人們清醒過來,也使得自己的演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語言要富有幽默感,必須言之有物,使其形象生動。以實求幽默,幽默有;以虛求幽默,幽默無。語言真實、形象、生動,能促人聯想,產生“具象”,讓人感覺餘味無窮。
誇張式幽默
將事實進行無限製的誇張,造成一種極不協調的喜劇效果,也是產生幽默的有效方法之一。
馬克·吐溫有一次坐火車到一所大學講課。因為離講課的時間已經不多,他十分著急,可是火車卻開得很慢,於是他想出了一個發泄怨氣的辦法。
當列車員過來查票時,馬克·吐溫遞給他一張兒童票。這位列車員也挺幽默,故意仔細打量,說:“真有意思,看不出您還是個孩子哩。”馬克·吐溫說:“我現在已經不是孩子了,但我買火車票時還是孩子,火車開得實在太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