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秒計算的日子:放開“二孩”別忘70後非獨夫婦(1 / 2)

秒計算的日子:放開“二孩”別忘70後非獨夫婦

5月16日,最終捱不過丈夫連續幾天的催促,45歲的山東女子吳蓮吞下了6粒流產藥,結束了腹中孕育的小生命,這可能是她最後一次懷孕。“孩子,下輩子我們再做母子,但不要投胎做人,要做鳥兒。”這位痛苦的70後非獨母親在日誌中寫道。

2013年啟動“單獨二孩”政策以來,許多人的生育意願被激活,但非獨夫婦被屏蔽在政策之外。其中,70後非獨夫婦群體顯得更為特殊。35歲被認為是醫學上的生育高齡,越往上風險越大。在現行政策下,60後非獨夫婦幾乎失去了生育的希望,80後非獨夫婦相對較年輕,尚在等待二孩政策全麵放開。夾在中間的70後,成為受政策波及最大的一群人。

丈夫怕受處分求妻子流產

兩個月前,因為37歲的妻子“超生”二孩,43歲的河南洛陽男子程福東被一家國有企業開除。他本可以打掉孩子保住工作,但幾番權衡後,他還是選擇了孩子。他說,尤其在看到失獨家庭的悲劇後,更堅定了自己的選擇。

但並非每個人都有這樣的“勇氣”。對於部分70後非獨夫婦來說,生育二孩的念頭從未打消,但很多人受製於公職身份,他們隻能將想法埋藏於心底。一旦意外懷孕,一些夫婦隻有流產一個選項。

北京女子劉豔是一位大膽的70後非獨母親,她已有一個8歲的兒子。2008年“5·12”地震後,一些獨生子女殞命。當時30歲的劉豔在新聞中看到40多歲的高齡婦女被迫懷上“地震寶寶”的故事,突然被震住了。劉豔本是一名社區計劃生育工作人員,如今卻成了計生政策調整的積極支持者。

2008年,劉豔嚐試生育二孩,並順利懷孕,但最終迫於各方壓力流產。2013年,劉豔已35歲,雖然身兼公職的丈夫仍不能接受,但她決定不再等了,於是在和老公同房時做了手腳,並幸運地懷上了“二寶”。“生米已經做成了熟飯”,她以為能說服丈夫同意。一個月後,當她將此事告知丈夫時,丈夫卻堅決反對。劉豔丈夫來自湖南一個偏遠山村,當年擠過千軍萬馬考上大學,在單位奮鬥了十幾年才有現在的地位,遠在農村的父母還得依靠他提供生活開支,而“超生”將會讓這一切化為泡影。劉豔說,丈夫當時跪著求她,最終,她選擇了流產。

假離婚

更多謹慎的70後非獨夫婦選擇等待,他們把唯一的希望寄托在政策調整上。

45歲的李尚文是最早一批關注二孩問題的民間人士。2009年,李尚文建了一個QQ群,群友不斷分享討論國家政策的一舉一動。高齡婦女們在這裏分享各自的生育故事和政策信息,並鼓勵同齡人堅守希望。2013年11月15日公布的“單獨二孩”方案,擊碎了70後非獨夫婦的生育夢,他們開始抱團呐喊,網絡成為發聲渠道。2014年全國“兩會”前夕,人民網“問總理”欄目開設熱門話題征集,70後非獨母親“南國紅豆”發表了《非獨家庭致李總理的一封公開信》,陳述了這個群體的生育渴望。短短幾天時間,這個帖子收獲了16萬“點讚”,躍升熱門話題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