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拖雷監國(2 / 2)

而他的幼子拖雷,則常年跟隨在他左右,成為他最信任的那可兒,事無巨細都要谘詢的重要人物。按照幼子守灶的老規矩,毫無疑問拖雷要繼承他的大部分財產、營帳、牧場、大斡爾朵和軍隊。

整個蒙古軍隊12萬9千,大諾顏拖雷繼承了其中的10萬1千,其餘由他的三位哥哥和幾位叔叔繼承。

正是成吉思汗深謀遠慮的籌劃,保證了蒙古帝國沒有像草原上千百年來重複上演的一幕幕悲劇一樣,沒有因為他的去世而內亂、分裂、衰落。他的子孫繼續把蒙古帝國的光榮推到頂峰。

巴根台像所有的蒙古人一樣,是成吉思汗的崇拜者、擁護者。他自幼就是成吉思汗蒙古大軍中的一員,對成吉思汗大海一樣的智慧,對他生前死後的各項安排都佩服的五體投地,絕對服從。

唯獨對於汗位繼承的安排他大惑不解。毫無疑問,成吉思汗最愛的兒子是大諾顏拖雷,而拖雷正是巴根台的老長官。拖雷大諾顏剛毅勇猛,正直友愛,是傑出的戰略家和戰術家,深受蒙古軍民愛戴,黃金家族擁護,幾乎是繼承汗位的不二人選,而成吉思汗卻留下遺命汗位由三子窩闊台繼承。

他又安排他最信任的巴根台和他的特種兵保護拖雷,這是為什麼呐?按照蒙古民族自古以來的老規矩,軍國大事都要召開庫裏台大會,由黃金家族成員,德高望重的重臣和將領集體決定。難道成吉思汗就不怕庫裏台大會推翻他的遺命麼?

在成吉思汗生前,西夏國主李睍已經約期一個月投降,成吉思汗同意了。一月期限未到,成吉思汗已經病逝於秦州清水。

成吉思汗生前六攻西夏,對這個反複無常的國家他從心裏不信任,在他看來,一次失信終生都不值得信賴。而西夏對蒙古失信豈止一次,如果西夏人不失約,他的大將木華黎早就占領鳳翔,平定關中了。

但是西夏人約期不至,讓木華黎遺憾而死,成吉思汗是絕不會饒恕西夏的,他不能把這個禍胎遺留子孫。因此,他密囑諸將,秘不發喪,待西夏皇帝來降時將之殺死,隨後屠滅西夏國都興慶府。

成吉思汗去世後,二王爺察合台正在也兒的石河主持後勤,三王爺窩闊台威望不足,實際主持軍中事物的是大諾顏拖雷。他忠實的執行了成吉思汗的遺囑,待李睍等西夏皇族來降的時候,喝令巴根台撲殺之。

隨後蒙軍入城,將城中數十萬饑餓的西夏人驅出城外,除工匠和孩子以外屠殺殆盡。接著蒙軍將興慶城中的財物洗劫一空,然後放起大火,將這個偉大城市燒成一片廢墟,大火半月不熄。西夏,這個唐兀惕人創立的偉大國家綿延了200年,終於在戰火和殺戮之中徹底滅亡了。

巴根台遠遠望著熊熊的大火,感到巨大的悲愴,建立一個真正的理想之國的信念從來沒有那樣強烈。

西夏,這個賀蘭山下的明珠,已經被戰火蹂躪成了不毛之地,沒什麼可留戀的了。拖雷、窩闊台率蒙軍主力和成吉思汗的靈柩回師,按照蒙古習俗,蒙軍屠殺了沿途所見的一切人畜,於這一年冬天回到了不兒罕山下三河源頭。那是蒙古先祖所居之地,停靈於大斡爾朵,這才發喪。

拖雷在大斡爾朵中派出報喪使者,將成吉思汗的死訊傳遍蒙古帝國,宗王公主顯貴重臣將領從帝國的四麵八方紛至遝來,向偉大的成吉思汗致最後的敬意,最遠的3個月才到達不爾罕山川。

送葬的那天,巴根台和諸將跪伏成吉思汗靈前,以刀剺麵,鮮血和淚水沿著麵龐流淌。木華黎之子孛魯國王帶傷奔喪,因為悲痛傷心過度,一病不起,終於病逝。如果不是窩闊台勸阻,不知道多少將領要以身殉葬,永遠陪伴成吉思汗。

喪禮過後已是第二年春,將成吉思汗葬於不兒罕合勒敦群山中的阿剌篩山中,這是成吉思汗生前選定的墓地。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的時代結束了,蒙古新的一頁即將開始。

成吉思汗的喪事料理完畢,宗王貴人諸將返回各自的封地,公推由拖雷大諾顏坐鎮大斡爾朵,在未召開庫裏台大會選出新汗之前暫時監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