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目前窩闊台大汗真正能依靠的,還是大諾顏兀魯斯,還是梭魯核帖尼夫人的堅定支持。但是這蒙古最強大的力量,畢竟不是自己能夠直接掌握的,而唆魯核帖尼可敦又是個極有主見的,他這個可汗還是不能隨心所欲啊。
他能夠維係民心的,其實隻有兩條:對內分封土地人口,對外不斷用兵爭雄。你不給那些宗王權貴甜頭,誰服從你的號令啊?而不對外用兵,又哪來的土地人口給這些人分?
但是這兩件事情都不好辦,一個處理不好,他就有遭到群起攻之的可能,汗位都可能不保。他和大諾顏不一樣,大諾顏即得眾心,又擁有強大的實力,而這兩條窩闊台大汗都不具備。
土地人口就這麼多,而宗王功臣卻不少,要想誰都滿意那基本是不可能的。能夠維持大多數人的滿意,就算不錯了,至少保住他的威望。所以,他一而再再而三的派重臣搜括戶口,為此不惜開罪那些漢軍世候,目的就在於此。
在對外上,更是大麻煩。金國已經滅亡,下一步要向哪裏用兵?目前蒙古的國土西至雅依克河(烏拉爾河),東至高麗半島,南部邊陲已經到了漢水-淮河流域。而蒙古的人口隻有100多萬,青壯最多20萬,控製如此廣闊的地域已經力不從心,更不要說繼續發動戰爭了。一旦戰爭失敗,各兀魯斯不但沒有得到財物反倒損折了人手,那他這個大汗也就快成空頭可汗了。
就在昨天晚上,窩闊台大汗密召巴根台進行了一次兩個人之間的談話。就在昔剌斡爾朵的金頂大帳,窩闊台大汗用上好的馬奶酒招待巴根台,君臣邊喝邊談。窩闊台大汗現在好像得了酒精依賴症,沒有酒就什麼精神都沒有,巴根台隻能陪著喝。
窩闊台大汗憂慮的說道:“巴根台,宋人入洛這件事情讓我很為難。他們如此藐視於我,不懲戒他們還以為我們蒙古無人了呐。可是偏偏現在高麗也有了不臣之心,不派重兵恐怕這些蠻夷就沒法控製了。而且我答應大諾顏和拔都王爺,滅金之後就要西征。
這樣,我們在東、南和西麵都要用兵,除了高麗,哪個都是硬骨頭。可是我們蒙古就這麼多人口,哪裏有那麼多兵力三線作戰啊。巴根台,你是我信任的人,你有什麼辦法麼?”
巴根台沉思了一會兒,說道:“人口寡少,從來就是我們蒙古草原的一大劣勢。但是在成吉思汗時代這並不算問題,為什麼呢?因為成吉思汗征服一地,就地簽軍,用本地之兵攻本地之敵。
當然,這些簽軍開始隻能做些運輸、搬運、填壕、樵采等等事情,臨戰被我們驅趕先登,消耗和動搖敵軍。但是時間長了,總有武勇忠誠之輩出現,這樣成吉思汗就會把這些人正式編入我蒙古野戰軍,我各級將校對他們從來都是平等相待。所以我軍長期遠征之後,不但兵力不減,還有增加。好比說先可汗破滅花剌子摩,出兵的時候兵力隻有12萬,可是回師的時候已經有了15萬之眾,兵力越來越強了。
當年木華黎國王也同樣如此,他經略中原,以恩義籠絡的漢軍諸將,目前這些漢軍已經成了我們蒙軍的柱石。大汗憂慮兵力不足,為什麼不向他們學一學呢?現在我們的情況比他們那個時候好了很多,其實根本就不用發愁兵力問題。
我的意見是,我們蒙古人每10個人抽一個人西征歐洲,一個人南征宋國。中原地區每10戶抽一個人南征宋國,一個人東征高麗。這樣,我們兵力不成問題,中原也不會誤了農時,草原也不會無人打理牛羊。”
窩闊台大汗點點頭,說道:“是啊,先可汗從來平等看待諸族。無論是什麼人,什麼信仰,遵從紮撒者即蒙古,不遵者即敵國。我們蒙軍評定戰功,分配戰利品從來不以出身論,所以我們蒙軍人人奮勇,越打越多。我意不僅要征中原兵,還要征回鶻兵。讓回鶻軍征江南,漢軍征西域歐洲,你意如何?”
巴根台沉思了一會兒,搖搖頭說道:“大汗應該相信他們的忠誠。中原和歐洲想去何止萬裏,等中原諸軍到達歐洲,早已人困馬乏,西域兵征江南也是如此。加上水土各異,軍中疫病必然四起,非常不利於作戰。我的意見,還是漢軍征江南,回軍征歐洲為便。”
窩闊台大汗舉起酒碗,一飲而盡,重重的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