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至秋季,斯摩淩斯克大公羅斯迪斯拉夫以調停的名義南下,來到基輔城下。三方談談打打,邊打邊談,死傷遍野。但是三方均態度強硬,對基輔城勢在必得,這是俄羅斯幾百年的母親之城,誰控製基輔,誰就有資格統一全俄羅斯。更不要說幾百年來,基輔和波斯、君士坦丁堡巨額貿易積累的財富,對任何權貴都是無法抗拒的吸引力。
連綿的戰爭,給基輔的百姓帶來了深重的苦難。貿易徹底終止,港口和船隻被摧毀,商業區的大部分木製建築毀於大火,一部分民眾逃散,一部分躲進了克裏姆林的城牆內。雖然基輔圍城的時候,夏糧已經收獲,但是湧進大量身無分文的平民,卻讓城內的糧食日漸緊張。這個時候,已經買不到糧食了,無衣無食的百姓開始當街搶掠,即使是軍隊也無法彈壓了。
巴拉科夫就混跡在這些百姓裏。在刺殺基輔留守姆斯季斯拉維奇的行動中,出現了意外。前麵一切順利,基輔站特工成功的占領了狙擊陣位,沒有驚動任何人。但是在狙殺的時候,因為距離過遠,視野不好加上有風,斯托克斯維奇緊張之下沒有命中,巴拉科夫一箭也沒有命中要害,姆斯季斯拉維奇肩臂中箭。混亂之中,盧西亞諾夫衝上前去,一劍砍死了他,而盧西亞諾夫也被大公的親兵侍衛砍成肉醬。
神經緊張的斯托克斯維奇沒有命中目標,為了補救自己的過失,他開了第二弩。正是這一弩,暴露了他的位置,大公的親兵衝進小教堂。危急之下,瓦西裏耶夫娜表現出了極大的勇氣,她揮舞著俄羅斯長劍衝入大公的親兵隊裏,試圖掩護戰友撤離。絕望之下,斯托克斯維奇沒有逃跑,他不停的開火,射殺了10餘個大公的親兵。
巴拉科夫的位置很高,他親眼看著大公的親兵砍死瓦西裏耶夫娜,然後衝上小教堂鍾樓。斯托克斯維奇不停的射擊,箭支射完了,就拔出長劍,拚死抵抗。
巴拉科夫看著戰友一個一個的悲壯的死去,眼睛都紅了,血湧上了他的頭,他要瘋狂了。他衝下閣樓,扔掉狙擊弩,拔出長劍就要跳下木樓,要與戰友並肩戰鬥,同生共死。突然,人群裏從四麵八方射來弩箭,落在一片混亂的親兵隊裏。街道上平民和大公的親兵擁擠在一起,哭爹喊娘,誰也不知道箭是從哪兒來的。
一個聲音在他耳邊低聲喝道:“快撤!蠢貨!”
他一呆之下,理智回到了心頭。他要活著!他還有任務沒有完成,不看到基輔城落到蒙古手裏,他死不瞑目。他下意識的扔掉長劍,從後門溜到一條小巷,邊跑邊扔掉衣袍,很快就混到了亂民隊伍,消失在人流中。
巴拉科夫回到米托裏斯的私宅,慟哭失聲,這個計劃根本就是有問題的,是他害死了自己的戰友。他早就應該想到,這麼遠的距離,誰能保證一擊必中!他這是把戰友往絕路上逼啊,假使自己冷靜冷靜,或者集思廣益,也許有更好的行動方案。可是現在,他親如兄弟的同誌都死了,這麼長時間的敵後工作,他們就像是自己的親人,是他唯一可以信任的同誌。他們勇敢、忠誠、無畏、聰敏,卻死的毫無意義。
那個聲音是什麼?低沉,剛毅,決絕,似乎哪裏聽到過這個聲音,那是誰呢?從什麼地方出來的呢?還有那箭支,從彈道上看,肯定是政保總局的專業鋼弩。可以肯定,自己在基輔還有同誌!
可是眼下怎麼辦呢?基輔站已經名存實亡了。一天中,他損失了3個同誌,涅克拉索夫隨軍出征了。第聶伯河右岸有魯季科夫與總局聯絡,以魯季科夫的智勇,不用擔心。城內有科瓦廖夫與聖索菲亞聯絡,目前看還算順利。馬上戰亂就要來了,基輔肯定會被包圍,尤其是克裏姆林。那麼,如何保證城內城外聯絡的暢通,就成了關鍵問題。
他決定留在城內,找到一條內外聯絡的渠道。
趁現在還能出城,他認真的觀察每一個可能秘密出城的渠道,發現絕無可能。經過反複測量計算,他決定修建一條從米托裏斯的私宅一直到克裏姆林城外的暗道,這個暗道將超過500米,這是一個巨大的工程!但是必須這樣,哪怕是為了死去的戰友,也要建立起這條秘密聯絡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