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主戰艦艇後麵,就是8艘王後級補給艦,12艘王後級改裝的灘頭登陸艦,1艘醫療艦。這21艘還是帆槳船,吃水淺,速度慢,不適合在戰列上作戰。但是在還不知火藥為何物的西方,船上裝備的機槍和迫擊炮也足以應付這個時代的任何海上威脅,除非倒黴透頂讓敵艦的撞角撞個滿懷。
整個南征艦隊總共47艘艦船,裝備了120門75mm艦炮,252門70mm艦炮。此外還有200餘門迫擊炮,機槍若幹,總噸位3萬噸,兵力6千餘人。其中包括海軍陸戰旅1800人,相當於一個小型的特戰旅。
這是這個時代巨無霸的存在,即使是400年之後西班牙的無敵艦隊也不是對手。這可不是靠跳幫和前膛炮實心彈作戰的海軍,這是采用納爾遜時代線列戰術,擁有數百門後裝線膛炮和先進火控係統的艦隊,是西蒙古先進科技和工業實力的集中體現。
遠遠的,第一分艦隊參謀長班都察奔了過來,跳下戰馬向巴根台敬禮。大聲說道:“黑海艦隊蘇利納留守部隊向長官報到,應到285人,實到285人,請指示!”
巴根台跳下戰馬,回禮之後笑道:“當年讓艦炮嚇的鑽桌子的班都察也統領21艘戰艦的分艦隊了,你不在忽必烈殿下和兀良哈台長官指揮作戰,跑到這裏幹什麼?”
班都察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說道:“我正是奉兩位長官命令前來迎接巴特爾,請上艦吧。”
巴根台命警衛部隊進入海軍陸戰隊即設陣地,然後帶著參謀軍官登上登陸艇,向外海的巡洋艦駛去。蘇利納港口雖然經過了簡單修建,但是沒有大型挖泥船,港口水深不夠,還有暗礁。班都察不敢把戰艦直接停泊在港內,往來聯絡運輸都是通過幾艘港內的交通艇。
爬上戰艦側舷的繩網,有水手把巴根台和他隨從的馬匹吊上甲板。艦上除了戰備值班的船員,都已經在上甲板集合,向蒙古海軍的締造者和不裏阿耳王後致敬。編號為08號巡洋艦的艦長是不裏阿耳人萊切科夫,他喝令水兵全體敬禮,巴根台鄭重還禮。他想說些什麼,終於沒有開口,隻說了一句:“禮畢!解散!”
隨後,班都察參謀長和萊切科夫艦長陪同巴根台走進艦艉的指揮室。巴根台在樓梯上隨手一抹,點了點頭,看來戰艦內務搞的不錯。海軍不僅僅要有強大的武備,還要有嚴格的操典,嚴格的條令條例,鐵的紀律,和精湛的專業水準。否則以原始的指揮手段,怎麼指揮龐大的艦隊。
如果樓梯能夠保持清潔,那麼武備應該也不差,巴根台也就沒有繼續檢查。萊切科夫艦長安排馬斯洛娃王後和巴根台的隨從去休息,指揮艙內巴根台隻留下了班都察,然後問道:“艦隊現在在哪裏?情況怎麼樣?”
班都察說道:“艦隊首先到達了巴統,他們拒不答應我們進港的要求,我們用三輪艦炮轟擊就迫使他們投降了。我們也沒有派軍隊進城,隻是一邊補充淡水和蔬菜,一邊派人聯絡拜住諾顏。忽必烈殿下已經派人把基輔東正教會給特拉布宗國王阿列克塞一世的信件送去了,正在等待進一步的消息,才能確定下一步的行動。”
巴根台看班都察神色猶豫,說道:“特拉布宗王國是什麼態度?”
班都察說道:“根據我們政保總局的線報來看,阿列克塞一世似乎對我們的提議很感興趣,但是對租借奧爾杜港,加入自由貿易區和貨幣聯盟抵觸甚大。而且似乎他隻是一個名義上的國王,特拉布宗城裏真正的主人是格魯吉亞人,他們的態度很激烈。”
巴根台問道:“難道格魯吉亞人不是東正教徒?他們不想恢複羅馬人對君士坦丁堡的統治?”
班都察說道:“他們對這點沒有疑義,但是他們讓我們退出巴統港,這是談判的先決條件。他們認為,他們已經臣服了綽兒馬罕諾顏,蒙古還要占領他們的港口和城市,我們失信在先。”
巴根台繼續問道:“那麼忽必烈殿下是什麼意見呢?”
班都察說道:“忽必烈王爺認為,如果格魯吉亞人態度不改變,我們隻好讓羅馬人成為特拉布宗真正的主人。並且,殿下認為,可以考慮讓亞美尼亞的阿塔畢-阿瓦格公爵兼任格魯吉亞的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