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無處可逃(2 / 3)

維爾貝克久經戰陣,他當然懂得蒙古人的大炮會讓十字軍膽戰心驚,但不會在半個月之內就丟掉數十座堡壘,2百公裏的防禦縱深。這其實說明了這些堡壘根本就沒有抵抗。聯係十字軍最重要的紐帶,就是人和人之間的信任,不知道怎麼被打斷了。他根本就不可能指望敗逃到自己軍營裏的戰友,這些人不可能拿起武器向蒙古人衝鋒,他們隻會把恐懼的因子在自己的軍隊中傳播。

敵人太厲害了。

維爾貝克是德意誌貴族家族,他是十字軍內部少有的有頭腦的人,他懂得信仰是十字軍比重甲長矛更為厲害的武器。渡海而來的十字軍騎士能有多少?而對上帝的信仰可以輕而易舉的把土著部落變成自己的盟軍,並且心甘情願的提供糧草、美酒和女人。

這個團隊所有的人都心甘情願的為上帝而戰,堅信死後可以上天堂,堅信立窩尼亞騎士團永遠的口號:幫助、守衛、救治!所有的人都懂得,身邊的戰友都懷著這樣的信念和異教徒作戰。所以,十字軍對戰友的信任才是這支軍隊戰鬥力的根源,這是任何土著都不可能比擬的凝聚力。而蒙古人用一場酒宴就輕而易舉的打斷了十字軍信任的繩索,誰都不知道作戰的時候自己的戰友會不會突然倒戈投降,誰還有勇氣麵對敵人的機槍大炮?

所以,城堡再堅固也沒有用,城堡後麵的人心已經四分五裂了。

自己已經身陷絕境,前有堅城,後又追兵,最多明天下午數萬敵軍就會到達這裏。自己軍心渙散,糧草斷絕,人心浮動,軍隊裏想殺自己的比想拉脫維亞人的還多,這仗還怎麼打。援兵麼?裏加已失,即使沒有港口碼頭沒有冰凍,北德意誌教會也無法從道加瓦河增援自己。蒙古人現在正向塔林進發,也許已經攻克,指望瑞典人也是癡人說夢。

在這個時候,有人告訴他,如果投降所有的人都能受到體麵的對待,有尊嚴的回家,誰還有能力抵抗這樣的誘惑?維爾貝克苦笑著搖搖頭。

但是他不打算向拉解投降。這些野蠻人殘酷的屠戮了裏加,指望他們善待自己,還不如指望撒旦發善心。更重要的是,如果向拉解投降,整個愛沙尼亞就將是拉解的控製區,巨大的勝利將使這些異教徒贏得巨大的信心,羅馬教廷再想征服這片土地就困難了。向蒙古人投降則不同,蒙古人是東方人,終究不可能長久的呆在這裏。蒙古人撤退了,天主教力量就還有卷土重來的機會。

當晚,他對他的十字軍同僚和立窩尼亞籍將領發表了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說,準備第二天向蒙古人投降。如果錫古爾達城內的敵人明天進攻,一定要抵抗到底,否則他們自己和十字軍的事業將陷入萬劫不複的境地。他的演說是如此的精彩,所有的人都深受感動,有感情充沛的人熱淚盈眶。隨後?當然是殺掉一批戰馬,享受一番最後的幸福。

他們不知道的是,8千大軍正在連夜悄悄的向他們迫近,錫古爾達的特務頭子終於下定決心向他們動手了。戰法?當然還是大規模的夜襲,現在拉解對夜間進攻頗為得心應手。

巴拉科夫把他能夠動用的精銳兵力都集結起來了,不過這次夜襲不是夜裏2時,而是黎明之前。人最困倦也最大意的時候,敵人會以為討厭的夜襲已經不會再發生了,這時候敵人來了。更具備突然性。他的如意算盤是,趁黎明前的黑暗中打亂敵軍,天亮的時候發起追擊。一戰解決拉脫維亞問題的時機,已經成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