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苦難與天才(2)(1 / 3)

而堅強的辛蒂並不在痛苦中自暴自棄,她不僅為自己,也為所有化學汙染物的犧牲者爭取權益而奮戰。1986年,辛蒂創立“環境接觸研究網”,致力於此類病變的研究。1994年再與另一組織合作,創立“化學傷害資訊網”,保證人們免受威脅。目前這一資訊網已有5000多名來自32個國家的會員,不僅發表刊物,還得到美國上院、歐盟及聯合國的支持。

人生感悟:生活在這寂靜的無毒的世界裏,辛蒂卻感到很充實。因為不能流淚的疾病,她選擇了微笑。

漁夫的經驗

一群年輕人常常結伴在一泓深潭邊釣魚。令他們奇怪的是,有一個漁夫總是在潭邊不遠的河段裏捕魚,那是一個水流湍急的河段,雪白的浪花翻卷著。

年輕人都覺得這漁夫很可笑,在浪大又那麼湍急的河段裏,怎麼會捕到魚呢?有一天,有個好事的年輕人終於忍不住了,他放下釣竿去問漁夫:“魚能在這麼湍急的地方停留嗎?”漁夫說,當然不能了。年輕人又問:“那你怎麼能捕到魚呢?”漁夫笑笑,什麼也沒說,隻是提起他的魚簍往岸邊一倒,頓時倒出一團銀光。那一尾尾魚不僅肥,而且大,一條條在地上翻跳著。年輕人一看就傻了,這麼肥這麼大的魚是他們在深潭裏從來沒有釣到過的,他們在潭裏釣上的,多是些很小的鯽魚和鰷魚,而漁夫竟在河水這麼湍急的地方捕到這麼大的魚。年輕人愣住了。漁夫笑笑說:“潭裏風平浪靜,所以那些經不起大風大浪的小魚就自由自在地遊蕩在潭裏,潭水裏那些微薄的氧氣就足夠它們呼吸了。而這些大魚就不行了,它們需要水裏有更多氧氣,沒辦法,它們隻有拚命遊到有浪花的地方,浪越大,水裏的氧氣就多,大魚也越多。”漁夫又得意地說:“許多人都以為風大浪大的地方是不適合魚生存的,所以他們捕魚就選擇風平浪靜的深潭,但他們恰恰想錯了,一條沒風沒浪的小河裏是不會有大魚的,而大風大浪看似是魚兒們的苦難,但這些苦難卻是魚兒們的天然給氧器啊!”

大風大浪這些“苦難”是魚的“給氧器”,而那些人生坎坷和困苦是不是我們人生的“給氧器”呢?我們總是在為自己營造和尋覓人生的風平浪靜,我們總是在追尋生活裏的和風細雨,我們是不是靜潭裏的那一尾尾小魚呢?

人生感悟:水流湍急浪花飛濺之處有大魚,那麼,命運沉浮人生坎坷將砥礪出巨人。

苦難是道加法題

在我住的這個城市裏,有一位赫赫有名的集團老總。他是農民出身,經曆坎坷,種過田,開過手扶拖拉機。在40歲以前,他窮困潦倒,家徒四壁,沒有人看得起他,包括他的妻子。

但是,他隻身下海,從做小本生意開始,在短短10年內,把一家手工作坊奇跡般擴張成了資產達億元的私營企業。

有記者采訪他:“如果出生在城市,受到良好的教育,有穩定的生活環境,你現在的成就可能會更大。”他沉默了一會兒,說:“也許可能。但是,我相信,如果我不是生長在農村,沒有經受過那麼多的苦難,豐衣足食,有人看得起,我會心安理得過下去,絕不會開辦自己的家庭作坊。從這個意義上說,我要感謝苦難。”苦難並不意味著永遠苦難,幸福也不意味著永遠幸福。生活有時常常違反常規,以另一種形式出現在我們的麵前。在許多時候,幸福往往會變成一道減法題,一點點減去你的誌氣、奮鬥、體魄;而苦難卻成為一道加法題,不斷累加著你的夢想、努力和汗水,累積起來,就拉上了成功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