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欠的債,有些是銀行的,有些是親戚朋友的。每天都有來討債的,真是走投無路呀,主人徹底絕望了。絕望的主人準備懸梁自盡,在給他帶來災難的果園裏。主人已綁好了繩子,準備告別這個世界。抬頭卻看見離自己幾米之外,幾隻野兔跳來跳去。這些使他走上絕路的東西此刻竟然還在他麵前肆無忌憚,悠然自得地吃著小麥苗,主人氣極了,迅速關上門,開始在院子裏打兔子。可能是野兔太多了,一會兒就打了一大筐。打下的兔子實在吃不完,便拿到集市上去賣。
因為是野兔,城裏的餐館爭著要。野兔比家兔值錢,一斤竟然賣到12元。從集市上回來的路上,主人尋思,為什麼不可以養野兔賣錢呢?
回到家裏,主人便把圍牆上所有的野兔洞堵上,利用圍牆內現有的兔子,開始養殖野兔。反正野兔遍地都是,不需要花大價錢去引種,隻需要每天到集市上揀些菜葉或去割些青草。
從此,果園成了野兔們的伊甸園,野兔的繁殖能力遠遠超出了人們的想象力,僅一兩個月工夫,圍牆內的野兔們已是數代同堂。何況野兔有先天的基因優勢,不像家兔,需要防疫,動不動會成群病亡。主人除了供給一些青菜青草,便萬事無憂,每天做的事情就是捉兔子,送到定點的餐館去賣錢。
這家主人成了遠近聞名的野兔養殖戶,就連野兔的糞便也被人花大價錢買去做花肥。幾年工夫,還清了所有建果園的欠款,過上了別人羨慕的富裕生活。
這個故事有些喜劇性。如果那天沒有發現兔子,很難說主人的境遇將會如何。
人生感悟:其實天下的事往往並不像當事人想象的那麼悲觀。災難背後,往往隱藏著機會。關鍵是絕望時,你能否發現給你帶來機遇的兔子。
自己是一隻雄鷹
一個人在高山之巔的鷹巢裏,抓到了一隻幼鷹,他把幼鷹帶回家,養在雞籠裏。這隻幼鷹和雞一起啄食、嬉鬧和休息。它以為自己是一隻雞。
這隻鷹漸漸長大,羽翼豐滿了,主人想把它訓練成獵鷹,可是由於終日和雞混在一起,它已經變得和雞完全一樣,根本沒有飛的願望了。
主人試了各種辦法,都毫無效果,最後把它帶到山頂上,一把將它扔了出去。這隻鷹像塊石頭似的,直掉下去,慌亂之中它拚命地撲打翅膀,就這樣,它終於飛了起來!
人生感悟:磨煉召喚成功的力量。而如果沉溺於舒適的環境則會喪失鬥誌。
感謝那些磨難吧,它會讓你更加強大。
更進一步
英國《泰晤士報》的總編西蒙·福格,早年來找工作時,他殷切地問人家:“要不要編輯、記者、校對員、排字工?”人家都說不要。對此福格並未怏怏而去。他接著說:“那麼你們一定需要這個了。”他從包裏掏出一塊牌子,上麵寫著:“額滿,暫不雇用。”結果,就憑這一塊牌子,西蒙·福格成了《泰晤士報》的一名員工。鬆下電器創始人鬆下幸之助,原本家裏很貧困,全靠他一人養家糊口。他去一家大電器廠求職,身材瘦小的他來到廠人事部,說明來意,請求安排一個工作最差、工資最低的活給他。人事部主管見他個頭瘦小又很肮髒,不便直說,隨便找個理由:“現在不缺人,過一個月再來看看。”人家原本是推托,沒想到一個月後鬆下真來了。這人推托有事,沒空。過幾天鬆下又來了。如此反複多次,那位負責人說:“你這樣髒兮兮的進不了廠。”於是鬆下回去借錢買了衣服,穿戴整齊地來了。這人看沒辦法,便告訴鬆下:“關於電器的知識你知道得太少,不能收。”兩個月後,鬆下又來了,說:“我已學了不少電器方麵的知識,您看哪個方麵還有差距,我一項項來彌補。”人事部的主管看他看了半天才說:“我幹這項工作幾十年了,今天頭一次見到你這樣來找工作的,真佩服你的耐心和韌性。”鬆下打動了主管,如願以償地進了工廠,並經過不懈努力,成為經營之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