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零章 緣起(1 / 2)

話說五代後唐年間,洛陽城外,有一山廟,其內木胎泥塑頗為粗陋,竟不知供奉哪路神仙。由於沒有廟祝灑掃,此寺早已殘破不堪。因此,即便中原戰亂年年,善男信女多求神庇佑,卻也不願來這般廟宇祈福,久而久之,這山廟成了樵夫路人歇腳之處。

某日,有個樵夫在山下割草後入廟歇息,見廟堂裏有一具屍骸,塵埃有一寸高。樵夫心中憐憫,準備挖個坑將那骨骸掩埋。

走近將那骨頭拖起來時,卻發現那是個人,定睛一看竟然是扶遙子陳摶,樵夫驚道:“好個陳摶先生,焉何死在此處?”隻見陳摶把腰一伸,睜開雙眼,說:“正睡的快活,怎把我攪醒了?”樵夫大笑不已,因問道:“先生莫非居於此廟?”

陳摶大笑,隨口吟道:“蓬山高處是吾宮,出即淩虛跨曉風。因此不將金鎖閉,來時自有白雲封。”

那樵夫再看之際,破廟已隨陳摶消失無蹤,原址上隻留下九片光禿禿的岩石。

好事者將此事傳出後,洛陽附近的善男信女無不扼腕歎息,紛紛來此瞻仰陳摶留下的九片岩石,當地縣令更是出資在原址上興建了一所新廟,名曰“九岩庵”,香客來此祈拜後多有靈驗者,於是香火大盛。

時至後晉天福二年。某日,申時剛過,毫無預兆地下起大雨,將前來拜山的幾位信女困在廟內歸家不得。

一位夫人癡癡望著頃刻間陰沉沉降著滂沱雨滴的天空,若有所思。

她所帶的丫鬟婆子們已經吵開了,有人說使家丁買些傘來再雇一頂轎子估摸著就能回去,也有說何不幹脆在寺後廂房內借宿一晚明早再走……

夫人悠悠然收回目光,喃喃道:“天意,天意啊……”

周圍迅即安靜下來,所有人望著她。

夫人斷然丹蔻玉指遙叩蒼穹,眉頭舒展,笑道:“今兒什麼日子?”

“臘月初六呀。”眾人七嘴八舌道。

夫人掩口失笑:“冬雷陣陣!叫我們撞上了……”

眾人不解,“冬日雷電大雨自是少見,想來也未見多稀奇。”

“稀奇的是困住了咱們……”夫人更開心了,言語中透著濃濃暖意,“你們想啊,我等來時還是天青日明幹燥得什麼似的,偏偏待我們正要走時沒來由下起雨來,豈非天意?莫非神明見我往日心誠,特地與我個機會……今晚我當順應天心,獨自在神像前燒香念經虔求一夜……興許上天垂憐,賜我一子……”

在不遠處,另有一俏麗姑娘聞言噗嗤笑道:“這位夫人真有慧根,神仙定然保佑你的。”

“是啊是啊,這回鐵定沒跑了……”家人們紛紛溜須拍馬,刻下找廟祝打商量,施舍過不菲的香油錢,自是一切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