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年少 一朝穿越(1 / 2)

當今乃大元朝文興十六年。

早春微寒。

王錦錦坐在王家書房的梁上,右手托腮,雙腿垂在半空一晃一晃的。

她翻遍腦中的記憶,也找不到中華曆史上有這一朝代年號的記載。無可否認,一場車禍,讓她穿越到所謂了平行空間。

她這人兒吧,似乎和車禍特有緣。

老媽懷她的時候,因為車禍早產;十三歲那年,她和哥哥一起放學回家,眼看車子疾馳而來,哥哥把她推開,自己喪身車輪之下;如今剛滿二十,還沒來得及成為一名專業的護士,便被貨車撞死,一命嗚呼,魂魄更是莫名其妙的飄到此處。

這王家在大元朝是鼎有名的望族,祖上靠著販鹽起家,到今已經掌握了珠寶玉器、茶葉絲綢、酒樓飯館各行各業的生意。老太爺去的早,老太太便成了王家輩分兒最高的那位祖宗,王家四子,大老爺命薄,早早得病死了,其他兩位爺各自督辦著家族的產業,風生水起。四老爺更是了不得,年少高中,如今已官居四品戶部侍郎。

王錦錦作為一縷幽魂很八卦,沒多久便將王家摸了個底朝天。

這一大家子人多事兒也多,丫鬟與小廝私通啦,婆子偷摸摳錢啦,主子各種見不得人的打算。她不愛摻和這些,倒是王文業有個女兒,名字竟和她一樣,也叫王錦錦。

王文業在王家排行第二,下人都叫他二老爺,掌管著直隸大大小小十三家珠寶行,他夫人劉氏乃禮部員外郎幺女,賢良淑德,作為二房主母,王家中饋也是劉氏掌著,老祖宗監管,三房四房的人明擺著不說,暗地裏卻是妒紅了眼。

他那七歲大的女兒與王錦錦撞了名字,別說,模樣也有五分相似,於是王錦錦最愛去偷窺那小女孩兒。按道理,那女孩兒是該按輩分取“聽”字作名,可老太太寶貝這嫡親孫女,便擅自給她取了“錦錦”二字,小名“明珠兒”,可見是寶貝到了骨子裏。

明珠兒也的確可愛乖巧,七八歲的年紀,臉圓手胖,走起路來一搖一晃,說話也是軟軟糯糯,雖有些刁蠻任性,也不算過分。王錦錦喜歡逗她,可惜那小孩兒看不見她的魂魄,倒是少了番樂子。

王錦錦正想著明珠兒呢,就聽書房外傳來紛踏的腳步聲。

隨即書房門被“砰”的推開,一個身穿淡粉色腰襦的小身影闖了進來。

明珠兒梳著兩個圓髻,用紅色的彩繩繞了兩圈,流蘇上掛著鈴鐺,一雙眸子又黑又亮,嘟噥著櫻桃小嘴說不出的玉雪可愛。

王錦錦眼前一亮,忙飄了下去,朝明珠兒發髻上的鈴鐺吹了口氣。

“叮鈴鈴——”

清脆的鈴聲響起,王錦錦忍不住捂嘴一笑。

門外追來婆子丫鬟,其中一個是張嬤嬤,她穿著褐色的布褂;還有一個穿繡花水藍色比甲的,正是王錦錦的大丫鬟,紫竹。

張嬤嬤捂著腰,揮著手裏的帕子,上氣不接下氣道:“五姑娘,你可仔細點兒,跑那麼快小心摔著!”

紫竹上前攙扶著明珠兒,低頭附耳道:“五姑娘,你兩個姐姐在花園等著你蕩秋千呢,跑二老爺的書房來作甚?”

明珠兒抬起頭,眨了眨眼:“可爹爹讓我練字,寫一副‘萬壽圖’送給老祖宗祝壽。”

紫竹瞅了眼張嬤嬤,見她沒注意到這邊,便低聲道:“老太太祝壽還有兩個月呢,也不差這麼一會兒,那花園裏新建的秋千可不比練字好玩多啦?”

明珠兒到底還是個七歲稚齡的孩提,捏著衣襟上的如意穗兒糾結半晌,便撒丫子往花園跑。張嬤嬤又急忙忙的去追了,身後的紫竹收斂笑容,眼底流露出一抹算計。

張嬤嬤是明珠兒生母劉氏的陪房,忠心耿耿。紫竹卻是後買來的,人前對主子周周道道,背地裏卻喜歡傍著門嗑瓜子兒,或是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去勾搭主子,可惜姿色一般,見慣風月的王家老爺們沒一個把她收了。

王錦錦雖知這紫竹不是個好家夥,可她今日慫恿明珠兒去蕩秋千,莫不是有什麼陰謀?

來不及細想,王錦錦便連忙往花園的方向飄去。

王家的花園在府邸西邊,順著回廊,轉過框景圓門,便見鬱鬱蔥蔥的樹木掩映著飛簷流閣。湖邊的靠牆角的位置架著一座嶄新的秋千,遠遠便傳來女孩兒們的歡聲笑語。

明珠兒高興的坐在秋千上,她身後兩個穿鵝黃襦裙、天青半臂的女孩兒正奮力的推著。

“桃姐姐,芹姐姐,再推高點兒!”

明珠兒一張小臉興奮的通紅,風吹起她發髻上的鈴鐺,清脆悅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