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鬼日語(2 / 2)

我一時間有些泄氣,想起青銅門裏的悶油瓶,心中不知是什麼滋味。這時,胖子叫嚷道:“石教授,你這可太不夠意思,照你這麼說,這份東西上的內容,是沒人能知道了?”

石教授擺擺手,道:“急脾氣,你們算是來的巧,這份東西出來的時機,也非常巧合。”

巧合?什麼意思?

我聽出不對勁,趕緊道:“教授,難道這東西,還有別的意義?”

石教授點頭,笑道:“這上麵的文字,被第一位發現人,命名為鬼日語,據說第一次發現這種語言,是在塔克拉瑪幹沙漠腹地,當時是一支由德國人率領的探險隊,由於在沙漠中迷失方向,因此誤入了塔克拉瑪幹腹地,在哪裏,他們發現了一座巨大的城市,鬼日語就是那座城市的文字,後來,這支考察隊僅僅兩人生還,回了德國,因此中國的學者,沒有研究這方麵的。”

塔克拉瑪幹與柴達木盆地接近,也有人說,它是屬於柴達木盆地,而事實上,塔克拉瑪幹東西走向很廣袤,遠遠超出柴達木盆地的範圍,曾經,那裏是一片廣袤的草原,擁有無數的湖泊、山脈,是西域三十六國的所在地,著名的玄奘西去天竺取經時,就途經這些國家,在玄奘的《西行錄》裏,也詳細的記載了西域三十六國的風土人情,後來,這些國家在曆史的洪流中逐漸消失,肥美的水草逐漸演化為沙漠,無數的古城掩埋在了沙漠中。

近代,隨著考古事業的發展,很多沙漠古城都被挖掘出來,比如著名的龜茲、樓蘭、狐胡、西夜、姑墨等遺跡,都已經被考古學者發現,現在已經成為了沙漠探險旅遊人氣最旺的地方,隨著古遺跡的挖掘,周邊也形成了很多小型集市。

然而,還有更多更多的文明掩埋在黃沙之下,除了有曆史記載的三十六國外,曾經的西域,還有無數神秘的小型部落聚居,它們沒有被記載入史冊,也沒有留下隻言片語,隻有黃沙下掩埋的古建築能證明曾經存在過,但那些消失的語言、無人能懂的文字,使得這些曾經存在過的文明,徹底被人類遺忘。

如果這上麵的鬼日語,也是那些小型文明之一,那麼時隔千年,要想解開上麵的文字信息,真是難如登天。

突然,我想到一點,鬆達剌人所在的地方,在青海以東,處於昆侖的餘脈上,距離昆侖山口,地理位置十分遙遠,而塔克拉瑪幹更是相隔甚遠,這份讚生經上的文字,怎麼會是鬼日語?

位於昆侖餘脈中的天淵棺槨、位於柴達木以東的西王母國,位於塔克拉瑪幹的神秘鬼日語,這三者之間,究竟有什麼聯係?

胖子聽石教授說完,問道:“您就不能說點好消息?難道聽您的意思,我們還得去德國?”我看石教授雖然話嘮比較多,但不像是個不靠譜的人,於是衝胖子揮揮手,示意他閉嘴,然後問道:“教授,您有沒有什麼辦法?”

“我說了,這份東西出現的時機很巧合。前陣子,德國留學回來一位張博士,正是當年那位發現鬼日語的德國人的學生,這次他回中國,正式回歸國籍,加入了中考院,向上麵申報了一次考察行動,正是關於鬼日語的研究,三天後,他們就要啟程進入塔克拉瑪幹,尋找那座城市進行文明考察,如果說對於鬼日語最熟悉的,在國內,必然要屬那位張博士了,你們得找他。”

我和胖子對望一眼,覺得這事兒不靠譜,倒鬥的合考古的,是八輩子的冤家,見了麵都跟有殺父之仇一樣,人家能幫我?

石教授大約是看出了我們的顧慮,他說道:“我可以給你們引薦,不過小王啊,你幹過的行當可千萬不能漏底。”胖子立馬拍胸脯,道:“您放心,絕對漏不了,這個那姓張的什麼時候有空?”

石教授瞪了胖子一眼,道:“是張博士,人家海歸來的,脾氣大的很,你要真想解開這個拓本的內容,最好安分些。”胖子一臉不屑,道:“行,張博士,什麼時候能見到?”

石教授寫給了我倆一個地址,是北京的一家小型博物館,說張博士明天再那裏駐管,他已經事先知會過,明天我和胖子直接去找人就成。

說完正事,老頭熱情的留我和胖子吃飯,飯桌上喝著二紅星,回憶過去,展望未來,侃了整整三個小時,老教授的熱情,實在讓人招架不住,到了出門時,他還拉著我的手,一個勁兒道:“好、好同誌,現在像你這樣有禮貌又好學的年輕人太少了,以後到北京,有空常來。”

雖然這老教授很羅嗦,但一天相處下來,確實是個不錯的人,為國家的考古事業奉獻了大半輩子,我再一想自己在墓裏破壞的明器,心裏就一陣發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