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撫仙湖(1 / 2)

司機看到陳林神情不對,問道:“小夥子,你很急著去撫仙湖嗎?”

陳林看看前方的奔馳道:“雖然不算急,但是如果能比他先到,想必也是極好的。”

司機:“。。。。。。”

“既然你這麼說,那咱們就超過他吧!”司機專注地看著前方說道。

“咦?什麼?”陳林懷疑自己聽錯了。尼瑪,你再厲害,夏利依然是夏利,它也跑不過奔馳啊!

似乎猜到陳林所想,司機不好意思的解釋道:“那個,雖然咱這車跑的沒他快吧,但是咱認識近道不是?”

好吧,陳林一陣狂喜,看來天時地利人和都在自己這兒。

撫仙湖位於澄江縣以南5公裏處,距離春城70多公裏,是華夏有名的淡水湖,撫仙湖的湖麵非常遼闊,南北長約32千米,東西寬約12千米,湖岸線長達93千米,這裏的水質極佳,湖水清澈見底,最深處達155米,平均深87米,透明度達7-8米。湖內出產20多種經濟魚類,其中尤以抗浪魚最具盛名,它也是撫仙湖的名貴特產。

撫仙湖的大名給它賺來了不少人氣。但是,真正知道撫仙湖名字由來的人可謂寥寥。在澄江縣城的鳳山公園,有一個名為“撫仙”的雕塑展現的是肖、石二仙陶醉於撫仙湖的情景。雕塑上有這樣的記載:“傳說天上有石、肖二仙因慕‘澄江海’的清澈明淨,駕雲來到湖邊,被這瑰麗的湖光山色所陶醉,以至流連忘返。久之,二仙搭手撫肩化為山石。撫仙湖也因此得名。”

若不是白老大告訴自己他把玉佩藏到撫仙湖這裏了,陳林也沒想過去關注一個遠在南方的淡水湖。

付完車費陳林就開始行走在叢林中。司機沒辦法直接把車開過來,所以陳林隻能選擇步行了。

終於到達湖邊。

陳林看著月光下波光粼粼的湖麵,湖邊搖曳的樹木,撫仙湖四周,嶙峋怪石密布,崢嶸多姿,儀態萬千;有的如衝天玉筍,有的似文房筆架,有的如大象汲水,有的似猛虎下山;孤山獨坐湖中,雲霧迷漫時,似一座忽大忽小、忽升忽降、縹緲無常、變化莫測、神奇美麗的仙島,與撫仙湖交相輝映;煙波浩瀚的湖泊,無波時水平如鏡,柔和嫵媚,像一位袒胸露懷的少女,在安閑舒適的憩睡。起浪時白浪疊現,如滿盤碎玉在晃動,又似朵朵睡蓮在競相開放。

真是妙不可言,如傾城傾國之美人,似天女下凡,這一刻,陳林感覺自己似乎不在人間,飄飄欲仙。

但是,這種情形很快被白老大打破了:“喂,小子,你是來拿玉佩的,不是來旅遊的,想看湖,辦完事兒有的是時間。”

陳林懊惱的歎息一聲說道:“那麼,老大,你究竟把玉佩藏到哪兒了?”

“看到湖中那座孤島了嗎?”白老大問道。

陳林點點頭懷疑的問道:“老大,你不會是把玉佩藏到孤島上去了吧?”

“不錯,安全吧!”白老大得意道。

“安全個毛啊!”陳林無力道:“每天那麼多遊客上孤島,你就相信它還在那兒?”

“放心,我藏得比較嚴密。廢話少說,趕緊上島吧!”白老大打個哈哈催促道。

“湖中西南麵,原有兩個小島,名大孤山和小孤山。明代曾建一座“飲虹橋”把兩島連接起來,明末一夕風雨把橋和小孤山蕩盡。

現存大孤山,島成橢圓形,似如雞蛋,麵積約半平方公裏。上有岩洞,還有山峰,比湖麵高出40多米,麵水一側多斷岩,沿島湖水深奧莫測。島中央舊有千歲鬆柏,為宋時大理國段氏所遺,但早已焚毀。

現大孤山島是撫仙湖惟一的島嶼,位於江川縣境內撫仙湖南部,麵積約6萬平方米,孤山南麵與海門公園相隔,北麵與碧雲寺上的蓮花峰相望。每到農曆六月初六,當地人便前往孤山做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