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仙家眾多,大體有人分為保家仙與出馬仙,當然這不能概括所有仙家,而保家仙,家家都有,他們隻是保家人平安,有的保家仙需要人們承認他們,為他們立保家仙堂、上香,有的保家仙則默默為家做事,不計回報,有的到了一定時候才會有要求,要顯示一下為家做的功德,總之什麼情況都有。
關於南北教派的知識,但凡修道之人都會了解一二,這是最基本要知道的。
媚兒所顧慮的,正是這些仙家,雖然媚兒是修行近千年的狐靈,但距離仙家,尚差一步,若是對付普通的山精鬼怪或許不在話下,但遇到真正的仙家,媚兒的能力難免會有所降低,這也是她探查不到仙陀山的原因所在。
想了想,我開口道:“連日來,我遊曆名川大河之間,為吸收天地靈氣助修行,但時至今日,我的修行仍然無法寸進,反而有逐漸退步的跡象,唉……如若不然,我們明日一早便盡快啟程,尋找仙陀山!”
媚兒遲疑了一下,道:“主人,你有彈子和尚的玉佛珠在手,修行一事本不必來此山川秀地,可你……”
我心頭一緊,慌忙瞪了媚兒一眼,道:“不必再說,今晚先找個地方落腳,明天一早就出發!”
殊不知,我何嚐不想吸收玉佛珠之中的先天一炁修煉,但媚兒不知道的是,我在張家村動了兒女私情,已然將玉佛珠引入魔道,似乎我此時對媚兒的感覺,也……一時說不清楚,索性將這些複雜的感情全部拋諸腦後。
“……是。”媚兒輕聲回了一聲,然後身影一晃,消失無蹤。
藥王山的另一邊山腳下,赫然是一片安靜的村鎮,在月色下,顯得格外的寧靜安詳,不愧是生活在藥王山的下麵,終日吸收山勢靈脈之氣入體,想必此地應該有許多的老壽星了。
我笑了笑,即刻向下麵的村鎮行進--
“藥山村……”我注視了一眼村子地界兒上的領碑,敢情這個村子是指山為名,藥山村,很有意思的名字。
隔老遠,我便能聽到村子裏傳出的狗叫聲,夜晚,恐怕最為警覺的也隻有這些小東西了,我來到村口的一家院門前,剛欲敲門,但見大門並未上鎖,皺了皺眉,我決定還是不進去了,不明所以,難免會使人產生誤會,我還是問下家算了。
第二家的院門倒是在裏麵上了鎖,可我敲門敲了半天,愣是沒有一個人吱聲,苦笑一聲,我繼續找著下家,連續敲了幾戶人家的房門,奇怪的是,要麼大門是半開半閉,要麼,裏麵壓根就沒有一絲動靜,正當我百思不得其解之際,突然發現村東頭有一個步履蹣跚,極為單薄的身影,快步走上前,原來是一位年過古稀的老頭兒,此刻正拄著拐杖,一步步向村子外挪移。
見到我,老頭兒急忙指著對麵的山穀叫道:“快去……快去……鐵帽子王的墳啊被盜嘍!”
老頭兒的眼神非常渾濁,我肯定他不識得我,或許拿我當成了村子裏的人,但他的話倒是讓我眼睛一亮,鐵帽子王?莫不是從前聽人講故事講的鐵帽子王?
鐵帽子王的故事,幾乎很多老一輩人知曉,因為鐵帽子王的年代,距離今日今時,並不遙遠,乃是清朝年間的故事,沒曾想,在這裏竟然見到了活物,還真有鐵帽子王這麼一說,原來當初聽那些老人講的,並非虛構啊!
傳說清朝時期一共有十二位鐵帽子王,有八位是開國時“功封”的,後四位,則是在清朝中後期經過政治鬥爭被皇帝重用而受封的,前八位權勢赫赫的王爺,他們在開國創業過程中戰功最多、勳勞最大,所以他們的王位也是一輩傳一輩,不降不除,如果因事被革除爵位,可由本家其他子孫繼承,本家假若無人,還可以由旁支子孫襲封,這叫“世襲罔替”,俗稱“鐵帽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