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1 / 1)

百年北大,曆經滄桑,見證了曆史,更培養出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才。這裏風雲際會:“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掀起了中國變革的浪潮;這裏凝聚精英:蔡元培、魯迅、李大釗、季羨林、張岱年,無數泰鬥在這裏綻放璀璨的光芒。

北大思想之所以一直處於最前沿,憑的就是北大人過硬的心理素質。這些卓越的北大人無論身處何地,所居何職,身上都散發著獨特的人文魅力以及濃厚的人文修養。探尋北大人的成功之路,就必須從研究北大心理課開始。

北京大學是中國科學心理學的發源地。在北大,心理學本科教育始於1900年。1917年,*在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的倡導下,北京大學創建了中國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事實上,北大曆史上曾有多位名人學習或出身於心理學,包括蔡元培、蔣夢麟、傅斯年、唐鉞、陸誌偉。

人生於世,其實就是一個解決問題的過程。而心理學恰恰是一門幫你了解他人、了解自己的學問,掌握了這項技能,你可以更好地洞察生活中的人際關係,更理智地麵對人生中的重要問題。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在生活中,一句洞明世事的忠告或建議,可以在關鍵時刻改變一個人的心態,甚至改變他此後的人生。翻開此書,傾聽北大學者的處世之道,讓我們的人生變得更加平和與執著。

現代社會,每個人都行色匆匆,都忙忙碌碌,卻又都找不到自我,尋不到方向。在突發事情麵前,我們往往措手不及;在困難挫折麵前,我們更有心無力;在繁華浮躁中,我們又會迷失自己,找不到前進的方向和動力……其實,這一切的一切,隻能說明:你,還沒有修煉好自己,沒有一顆足以強大到能應對生活瞬息萬變的心。

如果不懂得修行,我們隻能在原地打轉,成長之路沒有任何收獲;

如果不懂得沉澱,人生之路隻能在浮躁中延伸,心卻不能成長;

如果不懂得吸收,我們麵對繁雜的生活,依舊會茫然,會無措;

如果不懂得心理,我們隻能眼看著自己的夢想化為泡沫,再也沒有實現的那一天;

所以,從此刻起,我們必須開始修為自己。翻開此書,這裏有北大人處世的觀點,有他們修煉心智的成熟,有他們對生活節奏的把控,以及解決現代生活中種種焦灼的問題,借助大師的智慧,將自己的心修煉得更為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