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血染山河 Chapter 1(1 / 2)

民國18年(1928),西北大旱,蝗蟲遍地。

軍閥割據,各自為政,餓殍遍野,民不聊生。

旱災發生之後的第二年春天,災情才被西北當局報到南京國民政,府。其實,消息早已通過報紙傳到了南京方麵,可是當局各懷私心,並沒有把它當回事,而第一家報到相關消息的正是《申報》,撰稿人是記者楊海星。海星是楊堯的妹妹,也是鹿輝遠的妻子,是一名務實主義戰地記者,能自己親自上陣的絕不假手他人。

災情發生以後,她幹脆住在了西北,稿子寫好了就讓手下的人送回登報。

災情越來越嚴重,又到春耕,根本無籽下地。地上的草、榆樹的樹皮、包括耕牛在內的牲口,凡是能吃的都被吃光了。

南京方麵的賑災款遲遲沒有下來,據說還有流程沒有走完,據說早都下了,但是被官員中飽了私囊,還在上海修了洋房。至於具體是什麼原因,大多人都無從得知。

官場的事情水太深,沒有人知道,當然他們也不想知道。所以,苦了的隻有百姓,到民國19年(1929)冬天的時候,連街上的屍體都成了搶手貨,啃食人肉已經屢見不鮮。夫妻相殘、父死子食、子死父食到處可見。人們都在搶食同胞的屍體,而馮玉祥作為西北軍的領軍人物與南京當局交惡已久,也是無可奈何。

賑災款沒有落實,南京方麵很惱火,以為是西北當局想私吞賑災款。馮玉祥隻能放話說讓上邊來查,看看倒底那筆款到沒到過他老馮的地盤。

鹿柏遠作為國民政,府機要處副處長,被認命為調查組組長,前往西北調查賑災款去向。順便看望自己的弟妹楊海星。家裏來人,海星當然很開心,做了幾個“家常菜”,並叫來自己在當地收的徒弟高哲宇姐弟倆過來熱鬧熱鬧。

高哲宇出身當地的豪紳之家,據說祖上還是川軍一脈,留過洋,後來家道中落,母親病逝,父親、伯父戰死沙場,祖父也在幾年前去世了,由於祖父抽大煙,所以隻留下巨額的債務給年輕的高哲宇和她還在上學的弟弟。高家在當地雖然算得上是名門望族,但是到了高哲宇這一輩,隻剩下三人。除了他們姐弟倆,還有一個從小就離開了西北,再也沒有回過家,也不知道是死是活的堂哥高凡宇。

為了償還債務,她白天在學校教書,下學了就寫稿子賺稿費、給人洗衣服,總之人能幹的她都幹。

後來,她遇到了楊海星,是海星幫她還清了債務,她就認了海星為師父,開始為申報工作,成了一名記者。當然,海星叫她來其實是有私心的,她大哥也老大不小了,該成個家了。

吃飯的時候她還特地拿出藏了好久的一瓶白酒。鹿柏遠自小養尊處優,沒有吃過什麼苦,看著一桌子的野菜隻能使勁的咽唾沫,臉皺的跟麻花兒似的。

海星望一眼他,夾了一筷子芨芨菜塞到他清的可以當鏡子的湯裏說了句:“大哥,我還是建議你吃一點。就這個,還是去年冬天小哲曬幹之後存的一些野菜,我們本來是存著以備不時之需,因為你來了小哲才拿出來的。”

他偏頭看了一眼落落大方、含笑望著他的她,覺得她長的很清秀。這麼多年,他一直保持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的狀態,所以她對他而言,沒有多少吸引力,直到海星剛才說所有的野菜是她曬的,他突然覺得她很會持家,所以才偏頭認真的端詳起她來。

海星心裏暗暗的笑了笑,覺得似乎有戲,於是自顧自的吃野菜。

“姐姐,不好了,不好了!”一個十四五歲穿著學生裝的男孩衝了進來。

她這才撤離了與他對視的目光,騰的站起來,衝過去,將男孩前後左右上下齊齊打量一遍才放開來,沒好氣地罵一聲:“高涵宇,你能不能不要一驚一乍的?”

“涵宇,發生什麼事了?”海星笑著問。

“星星姐姐,你快救救小胖子吧。”

“天天爬學校窗戶的那個小屁孩?”

“對,他還沒死呢,那些人已經搶著要將他帶到自己家裏去煮。”涵宇說著急得眼淚都快下來了。

“真是瘋了,走,帶我去看看。”他提起槍就朝外走,過來一路他聽說了人吃人,但卻沒見過,如今這是連活人都要吃,簡直是毫無天理。

高涵宇點了點頭,在前麵給他們引路。

在學校門口不遠處的街邊,小胖子奄奄一息,七八個人互相爭搶,甚至還動起了手。

鹿柏遠當即朝著空中鳴了槍,那幾個人才住手。他們見來人一身國軍軍服,怯怯地望了鹿柏遠幾秒,隨著高涵宇一聲“滾”才隨即做鳥獸散。

“小胖子,你沒事吧?”高涵宇急忙扶起他問。

“我不行了,涵宇哥哥,你不要管我了。”小男孩滿臉蒼白,口唇發青,雙眼深陷,一看就是長期饑餓導致的營養不良。鹿柏遠心裏歎息一聲,蹲身扶著小男孩坐起來,才說:“小兄弟,這亂世,最忌自暴自棄。”

“哥哥,不是我想這樣,這世上不是所有的人都像哥哥您這麼好命,有機會馬革裹屍,為國爭光。”說完便暈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