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金蟬子奉旨取經(1 / 2)

豬八戒知道如來存心為難自己,那麼自然不會再去尋找沙和尚還有小白龍了,他現在就是要去長安城尋找金蟬子,度化金蟬子,讓對方和自己一起前往西天取大乘真經。

金蟬子投生成為現在的玄奘,可以說是所謂的個人劫數,這種劫數無可躲避,如來也不會提前告知金蟬子的身份,他也不會這樣做,因為一旦這樣做了,就等於在違背天地,如來這樣的大能是更加不敢碰觸這些冥冥之中的規則的。

這就像當初孫悟空大鬧天空,一些強者絲毫不敢出手一樣,天地永遠不可違背,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唐太宗自從那一日受到豬八戒的點化,就開始尋找天下寺廟之中,佛號玄奘之人,讓唐太宗無比震驚的是,天下寺廟何其之多,竟然隻有一個法號叫做玄奘的和尚,而這個玄奘的父親,陳光蕊,更是曾經的新科狀元,官拜文淵殿大學士。

唐太宗更得知玄奘自小出家受戒,德行高深。千經萬典,無所不通,佛號仙音,無般不會,就直接召集玄奘,等候豬八戒的到來。

皇宮中,金鑾殿上麵,唐太宗坐上麵,渾身黃色的龍袍飛舞,整個人器宇軒昂,上位者的氣勢自然而然散發而出,大殿兩邊,一邊是武將,一邊是文官,中間站著一個光頭和尚,和尚模樣頗為俊俏,麵容之中透露著一股貴氣。

“貧僧玄奘拜見唐王陛下,不知道唐王陛下派人尋貧僧所為何事?”

此和尚正是玄奘,他才剛剛拯救了他的父親母親脫離苦海,卻依舊的毅然皈依佛門,從此脫離世間俗事,做一個方外之人,造化世間,卻受到了唐太宗的邀請,自然不敢不來。

一個滿臉胡須,麵容凶惡的大漢,手裏麵持一根長長的鞭,大喝一聲,“大膽禿驢,見了我王為何不跪下拜見?”此人正是唐太宗的大將尉遲恭,渾身煞氣外泄。

玄奘卻不以為然,對著尉遲恭道,“阿彌陀佛,小僧乃是方外之人,一生之中拜父母,拜天地,拜臥佛真理,不拜凡人俗事!”

此話一出,尉遲恭手裏麵的辮子就要朝著玄奘打去,金鑾殿上麵的唐太宗當即一喝,“尉遲大將軍,不可魯莽,玄奘法師乃是得道高僧,你退下!”尉遲恭本身就是粗魯武將,對於這些所謂的文字,佛學簡直就是狗屁不通,當下不忿的退到一邊,瞪了玄奘一眼。

唐太宗從金鑾殿寶座之上走了下來,拉住了玄奘的手,臉上出現一抹淡淡的恐懼,“大師有所不知,近些年來,我大唐國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奈何朕卻經常夢見一些匪夷所思的畫麵,那些故人經常出現在夢中,導致朕經常半夜驚醒,身體每況越下,前幾天時,一個仙人點化我,要我尋找一名叫玄奘之人,前往西天領取大乘真經,可保護我大唐國百年長盛不衰,還可以超渡亡魂!”

玄奘的臉上出現了震驚,他是一個得道高僧,很清楚現在的他所認識的都是小乘真經,隻能是叫人行善,卻不能亡者超升,渡人苦難,更不能修無量之功德,可是西天極樂世界遠在天涯,一路上,妖魔鬼怪,阻攔層層,要想獲取大乘真經談何容易?

“唐王有所不知,說來慚愧,佛經之上,都有記載,大乘真經能夠超渡亡魂,修無量功德,我也隻會小乘佛法,不能代替陛下超度亡靈,真是慚愧萬分!”

玄奘本就是一個慈悲為懷的和尚,唐太宗作為一國的皇帝,這樣拉著他的手,在他看來便是無上的光榮,當下就心有虧欠的感歎道。

太宗看見玄奘的反應,他乃是一國的君王,對於人性的了解程度可以說相當的高了,當下便道:“玄奘有這份心意,朕甚感榮幸,自今日起,朕賜你左僧綱、右僧綱、天下大闡都僧綱之職。”

玄奘雖然是方外之人,不在乎名利,可是這份榮譽代表的是佛法的榮譽,當下拜謝道:“多謝唐王!”

隨即太宗賜予玄奘五彩織金袈裟一件,毗盧帽一頂,叫他用心拜佛,前往化生寺,擇定吉日良時,開演經法。

……

喧鬧聲在長安城絡繹不絕,清晨的曙光剛剛降臨,人們的臉上都露出滿意的笑容,彼此之間互相議論紛紛,似乎長安城有什麼特別的事情發生。

“這位大哥,為什麼我看今日長安城如此熱鬧?”豬八戒隨便找了一位中年人,開口問道。

那中年人像是看著怪物一般的盯著豬八戒,笑道:“小兄弟,外來的吧,你還不知道,我大唐國一個得道高僧玄奘法師,今日在化生寺開壇講授佛法,連皇帝都將親臨現場,感受佛法的造化,這可是難得的盛會呀,小兄弟我先走一步,不然一會兒恐怕就沒位置了。”那中年人說完,就朝著一邊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