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禪機佛理(1 / 2)

由於豬八戒到來的時候是清晨,此時寺廟內鍾聲縈繞耳邊,給人一種嫻靜安寧,迂回的鍾聲不時的在心房激蕩。

不少少林僧人已經開始晨練,鍛煉身體,乃是他們的根本,修習佛法,才是他們的精神,對於少林寺的這套傳承,豬八戒在心裏無比的肯定這種做法,其實凡人既然不必修仙,那麼為什麼找一個長壽的方式來給自己帶來一種格致的生活呢?

想到這裏,豬八戒不由得對於那位創造了少林寺的高人,心裏麵無比的崇敬,需要什麼樣的大智慧,才能夠領悟這樣的真正的修行之道呢?修仙真的很好嗎?長生不死,在如今的豬八戒看來,或許不過是一個笑話,為什麼呢?因為連據比那樣的大神,也依舊死了。

豬八戒如今的想法,就是趕緊做完十八顆舍利子的事情,找一處仙山寶地,帶著清寒幾個女人逍遙快活,然後盡快讓修為突破,離開三十三重天,去把高玉芬救出來,這就是他的目標。

偈曰:“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秀書偈了,便卻歸房,人總不知。秀複思惟:“五祖明日見偈歡喜,即我與法有緣;若言不堪,自是我迷,宿業障重,不合得法。聖意難測!”房中思想,坐臥不安,直至五更。

豬八戒走到一處禪房,耳邊傳來陣陣禪語的聲音,可是豬八戒的心裏麵卻真正震撼了,聽著那些聲音裏麵,沒有世俗的爭鬥,也沒有修仙界的爾虞我詐,有的隻是內心的祥和,還有那種真正方外之人的心境。

“阿彌陀佛,這位大師,請問一下,你們所朗誦的佛經,源自哪裏呀?”豬八戒不由的好奇,忍不住走上前去,對著一個正在晨讀的和尚問道。

那個和尚見豬八戒好奇,當下雙手合十:“阿彌陀佛,施主,此佛經是我慧能祖師編著的叫做《六祖大師法寶壇經》,施主如果對於佛法有興趣,我們前院製之中,可以贈送有緣人!”

那和尚解決了豬八戒的疑惑,頓時嘴裏麵,又開始了:“吾向汝說,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終日隻求福田,不求出離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來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為第六代祖。火急速去!不得遲滯!思量即不中用!見性之人,言下須見。若如此者,輪刀上陣,亦得見之。”

豬八戒心裏麵突然生出一種奇怪的想法,那就是恐怕世間真正的大道理,大智慧,隻有心裏麵沒有爭鬥的凡人才能夠領悟,或說修仙之人,拚命追求的最高境界,或許最後終歸還是塵歸塵,土歸土而已。

搖搖頭,豬八戒拉回思緒,他此次前來,是要尋找舍利子的,可是如今在少林寺轉了一圈,依舊還沒有任何舍利子出現的動靜,反而讓他心裏麵的思緒此起彼伏,難不成這就是機緣嗎?

晨鍾暮鼓的聲音,在豬八戒耳邊晃蕩了半月有餘,不少少林寺僧人如今見到豬八戒,都是雙手合十的行禮,因為他們覺得奇怪,豬八戒既不是和尚,也不是香客,但是卻不斷的在少林寺裏麵遊走,似乎每一個角落他都走遍了,而且時不時的還會和他們討論一下佛理。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都寂,但餘鍾磬音!”

突然之間,一個和尚瘋瘋癲癲,渾身袈裟破舊,臉上全是汙穢,滿臉的還油光滿麵,在少林寺高聲吆喝,一些小和尚眼神裏麵帶著異樣的情緒,但是卻沒有人出來阻止。

不少香客似乎也司空見慣,豬八戒疑惑了,按照道理,少林寺是嚴禁酒色,可是這個和尚竟然不遵守清規戒律,但是卻無人攔截,不過最重要的是這個和尚剛才的一首詩,竟然是那麼的令人沉醉。

“能一大師,這位高僧是誰呀?”豬八戒這句話一出,那個和尚頓時目瞪口呆的盯著豬八戒,心裏麵此刻對於豬八戒簡直敬佩萬分,原因無他,就是因為豬八戒的高僧這個稱呼,他剛加入少林寺的時候,他差點上去給這個瘋和尚幾腳,可是後來才知道,這個瘋和尚,才是真正的高僧。

前朝皇帝曾經找過他解除心理麵的困惑,一打聽才得知,這和尚已經在少林寺裏麵活了兩百歲有餘,就連方丈見到他,也要行禮稱呼一聲祖師。

“八戒施主,真是好眼力,竟然一眼就看出了我少林寺如今存留的祖師,小僧佩服,佩服!”

那個瘋顛和尚看了一眼豬八戒,隨即一隻汙穢的大手,抹了一把臉,朝著一邊一步兩步三步的行走而去,與其說行走,不如說是跌跌撞撞,而豬八戒卻緊緊的尾隨而去,不知道為什麼,直覺告訴他,他要找的機緣似乎到了。

少林寺後山,豬八戒曾經來過,依舊還是蒼翠欲滴的參天古樹,還有山間潺潺的流水的聲音伴隨耳邊,而前麵的瘋顛和尚已經停住了腳步,胡亂地坐在地上麵,也沒有那些高僧的盤膝而坐,很是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