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最叫張胡子惱恨的是,眼看這和李捕頭約定的時間已經到了,自己到底還要不要過去打聽了?
張胡子氣的一跳腳三丈高,鎖上門急急腳的走上街去,他覺得還是先趕緊找到老仆人和艾葉才是要緊。
要不然真的見了李老頭該怎麼去說?
“我見到你孫子了,並且把他給領家裏了,然後……丟了?丟了……”
媽的,他張胡子雖然錢利心是重了些,自命也不是一個忘恩負義的人,所以,他想幫助艾葉確實也不是想圖謀什麼,確實是想報答一向老李頭曾經對他的救命之恩。
張胡子一向都是一個敬畏鬼神的人,他慣常相信的是舉頭三尺有神明,盡管他幫自己的東家幹著盤剝搜刮的事情,他覺得那也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事情。
既然那些窮棒子們上門和他東家借錢的時候並不是他張胡子或者東家拿著刀劍逼迫的,那麼還錢的時候就不應該磨磨蹭蹭,他就是凶狠一些,也是份內之事,算不得傷天害理。
張胡子和那些所有混跡市井的光棍一樣,一邊幫著有錢人魚肉著百姓,日子過得花天酒地,但是這並不妨礙他會偶爾的俠肝義膽一下。
但是,今天他覺得自己一片準備報恩的赤誠都被生生的荼毒了。
“混賬王八蛋的,老子一會逮住你,看不把你的狗腿給擰折了!”
張胡子恨恨的咒罵著。
張胡子的老仆人是他從老家帶過來的一個遠親。
這老頭一輩子無兒無女,愚笨憨實,爹不疼娘不愛的,年輕時憑著一身的好氣力,磕磕巴巴好容易才活到這樣大的年紀。
年紀大了卻逐漸討不到生活了,窮的差點就要沿街乞討了,偶爾遇見回家探親的張胡子,頓時痛哭流涕跪在地上就磕頭。
原來張胡子年少時,在家遊手好閑時,沒有酒飯了就跑到這個快樂單身漢的遠親家蹭飯。
老仆人因為心眼憨實,從來就沒有任何厭棄鄙薄的意思,一點也不知道張胡子其實是存心的欺負他老實,毫無廉恥的去騙吃騙喝他這麼一個老實人,他就應該拿白眼相待才對。
相反,老仆人隻要看見張胡子去了,就喜歡的什麼似的,好像因為張胡子肯去他那裏簡直就是一件天大的榮幸,所以總是傾囊而出的招待張胡子。
最後張胡子犯事,也是跑到他那狗窩裏躲了好幾天,最後看他做到工錢實在是不夠兩個人吃用的,才不得已遠遁他鄉。
十幾年過後,張胡子得知當年的仇家居然翹辮子了,他手裏也積攢了一下錢,才敢回家探親。
不想在街上溜達卻突然遇見這個當年的故知。
說句老實話,在很多的時候張胡子根本就記不起這個人了,因為張胡子從來就沒有把這個老實人放在眼裏,他之所以肯去他那個臭氣熏天的狗窩,純粹是年輕時實在是太好吃懶做了。
現在,突然看見當年曾經身強力壯的一個長大漢子落魄猥瑣成這副模樣,看見他好像看見了一個久別的親人;要知道自己家裏的子侄就算是得了他大把的銀子,照樣還是用一種疏離冷漠的眼神看著他,別說哭了,笑都是很勉強。
好像生怕張胡子又在外麵幹了什麼殺人越貨的勾當。會連累了他們。
一種憐憫之心竟然破天荒的從張胡子心底升起。
張胡子心裏忽然很感激當年這個遠親的數飯之恩。
仔細想起來,自己當年真是人怒狗憎,真正不嫌棄自己把自己高高在上相待的也就是這個人了。
曆經了無數生活磨難的張胡子早就明白,這人世間真正討厭可恨的正是那些聰明伶俐的人,倒是眼前這個遠親才是真正值得相與的人。
過了幾天張胡子告辭家人,便專門的帶走了這個遠親。
這件事在張胡子的家鄉一直是件美談,張胡子的名字也因為這件知恩圖報的事情在他的家鄉成了人人豎起的大拇指,浪子回頭肝膽俠義的典範。
所以,張胡子從來不會質疑老仆人對他的忠心,如果說艾葉真要被老仆人拐跑了,一定是老仆人的愚癡性子又發作了,覺得他弄了個小孩子在家,可能是不安什麼好心……
嗨,真是說不清道不明。
不過張胡子估計,他們就算是想跑也跑不了多遠。
問題是天快黑了,如果他們已經出城了就麻煩了。
不想出門幾步便遇見自家垂頭喪氣的老仆人。
老仆人看見怒氣衝衝的張胡子嚇得老遠就跪了下去。
“那孩子呢?”
雖然看見老仆人是獨自一個人,張胡子好歹還是放了一些心。
“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