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骷髏洞(三)(1 / 2)

龍嘯九天遊戲中的吐蕃城,代表著華夏國的蒙古、新疆、西藏三個行政區,7至9世紀,這裏有一個位於青藏高原的古代王國,由鬆讚幹布到達磨延續兩百多年,是青藏高原曆史上創立的第一個政權。

當時的吐蕃國也算是國力強盛,擁有大量的土地,包括現在的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的大量土地都是屬於當時的吐蕃,吐蕃的傳統信仰乃是苯教,其中早巳融了許多自身生長的原始巫教因素。

加上又崇拜自然中的神靈,就有了專業巫師,在這些自然崇拜,鬼神崇拜,圖騰崇拜,以及占卜、禁忌、巫術、血祭等都是藏土原來流行的原始巫教重要特征。

本教傳入後,並未消滅這些傳統信仰,而是予以吸收、改造,由之其宗教一新麵目,本教原是一種外來的宗教,但這裏反映的似乎仍是較晚的傳說,其時本教已出現了專業巫師、卜師、咒師的分化,本教非常重視驅邪和禁忌,舉行驅邪祈福儀式首先須淨身,接著焚燒刺柏木與香草,而以血祭為高潮。

驅邪祈福的主要法器是劍,又認為地下是一個鬼魂世界,而地下動物可與鬼神相通,因此禁殺魚、蛇、蛙、鼠。

吐蕃本吃魚,因本教興而止,流俗至今,在本教的發展過程中,形成杜本、迦本、覺本三派。

杜本以供祀、禳祓鬼怪為宗旨,乃辛澆正支;迦本以巫術為主,屬古極秘鐵讓教餘脈;覺本則是佛教傳入後,接受其部分教義及宗教儀式,佛教化的本教;此為後論。

佛教的傳入乃吐蕃精神生活的重大事件,佛教的入蕃確乃始自鬆讚岡布,但當時並不是佛教的興盛時期,本教仍然占據統治地位,佛教雖在流傳,但卻並未穩占上風,至乞黎蘇籠獵讚之世,出於鏟除同本教相聯係的傳統貴族勢力,加強王權的政治需要,大力提倡佛教,並隨著吐蕃大軍向唐朝境內的推進,先後占領了隴右、河西、北庭諸道及西域城邦諸國,大量佛教徒盡為其臣民,因之迅速把佛教提升至國教的崇高地位。

吐蕃佛教發展達到了輝煌的頂峰,讚普頒詔製定了七戶養僧製,全國到處興建寺院,佛教取代了昔日本教的地位,開始全麵幹政,乃至如唐蕃會盟這樣重要的大會也由其主持,由之不但進一步加劇了佛、本二教的矛盾,而且全麵激化了憎、俗之間的矛盾。

吐蕃佛教明顯有異於漢地佛教,它把西域流行的小乘佛教、天竺引進的密宗佛教,與本地的本教、巫教結合起來,形成具有自身鮮明特點的藏傳佛教,其中密宗思想尤占主導地位,在戒律方麵近似於西域佛教,食肉,不戒殺生,但反對血祭,並形成了嚴密的教團組織,從而為西藏的政教合一製度鋪奠了道路。

“好了!小姑娘,謝謝你的介紹!”,簡單的道別前,劉級交給遊戲中的導遊玩家100個金幣,就帶著東方不敗開始參觀起吐蕃城,剛來到西域吐蕃城中,這裏的天氣明顯冷了一些,劉級便在玩家開的商店中買了兩件皮襖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