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遠兆聽他這麼說,自是更加高興:“那就太好了,她們兩還能在這兒做個伴。”
“我也正是此意。”
“嗯,事不宜遲,你收拾收拾,趕緊上路吧。”
“告辭了。”
惡少剛走幾步,常遠兆忽的想起什麼,便又叫住他:“等等。我剛剛看信上說,那舞娘是金大人請去的對嗎?”
惡少稍作回憶便說:“對,好像是這麼說。”
常遠兆湊到他麵前低聲提醒他:“那金大人和魏霆躍關係不一般,你們別忽略了這點。”
“你是不是想說,這是姓魏的給我大哥設的圈套?”惡少被他一語點醒:“我看極有可能。”
常遠兆背著手,踢了踢腳下的石頭,侃侃而談:“如果真是這樣,現在你們就很被動。你大哥縱然再聰明再有手段,此時也因有主謀之嫌被完全廢了武功,恐怕連說句話的機會都沒有。而你是他弟弟,就跟你爹,你嶽丈一樣,隻能暗地裏幫他,估計也沒有多少話語權。”
惡少點頭讚同:“你說的對,上次你能順利救我,也是因為你與我無親無故,才能有機會在朝堂之上為我說話。照這麼說,我得先找個能說的上話,而且說話還得有分量的人幫我們打點。”
說完,惡少便陷入短暫的沉思,潘譽那些門生的臉一個個浮過腦海。常遠兆卻果斷幹脆的打斷他的糾結:“別想了,我寫封信給我爹,請他幫忙,我相信他不會推辭的。”
惡少拍了拍他的胳膊,由衷的感激道:“大白鵝,我又欠你個人情……”
“走吧!”
潘景元從軍以前,身邊常跟著一位高大魁梧,霸氣側漏的保鏢兼車夫。這人二十多歲,洛陽郊外農民家的兒子,名喚尹亮。之前常遠兆,梁伊伊,杜若桐和宋大人一行人在趕往開封的路上遇到山賊,最後在某個山賊手中救下杜若桐,並幾拳砸死那山賊的勇猛車夫便是他。後來駕著馬車陪惡少在刑場自首的那位,也是他。這位威武雄壯的“套馬漢子”,在惡少從軍之後,便留在潘府供杜若桐使喚。這小夥子模樣不錯,個頭不錯,性格不錯,身手不錯……引得潘府小丫頭們都對他不錯。尤其是杜若桐身邊那位杏兒姑娘,成天送這送那的,還明裏暗裏求杜若桐幫忙。
有一次在常府與梁伊伊玩耍時提起這事兒,梁伊伊與六姨一商量替她出了個餿不可聞的點子。教杏兒這破鑼嗓子唱了一首歌——《套馬杆》。這首便是21世紀諸多城市非常流行的廣場歌。
其中那幾句著名歌詞更是耳熟能詳:“套馬滴漢子你威武雄壯,飛馳的駿馬像疾風一樣,一望無際的原野隨你去流浪,你的心海和大地一樣寬廣……”
教得時候,兩位老師已經笑場NG幾百次,回到潘府,半首還沒唱完,就嚇得尹亮當場落荒而逃。
杏兒回頭找梁伊伊哭訴,梁伊伊這才後悔,應該讓杜若桐站在幕後代唱,杏兒對對口型……可事後諸葛亮,說什麼都晚了。靈機一動,將田海的小跟班虎子和石頭拉出來任她選一款,結果她哭的更凶……
最後還是杜若桐答應她,等惡少回來,讓惡少幫她想想辦法。
“那得等到什麼時候呀……嗚嗚嗚……”想著前方戰士們遙遙無信的歸期,杏兒感到更加絕望。
她並不知道,她們口中念叨的人,此時此刻,正好剛剛策馬奔到潘府門口。
尹亮看到惡少跨進大門,喜得跟兔子一樣奔到跟前相迎:“二少爺!您怎麼回來了?”
惡少風塵仆仆,滿眼血絲,下巴上蓄了薄薄胡渣,看起來疲憊極了。但見到尹亮,還是高興的精神一振,拍拍他的胳膊笑著問道:“我爹呢?”
尹亮告訴他:“老爺在開封,尚未回府。”
惡少一聽,忍不住搖頭埋怨:“這老小子,兒子都這樣了,他不著急嗎?”
“呃……老爺或許也在想辦法……”
“我家娘子呢?”
“二少奶奶去了常將軍府。”
惡少苦笑一聲:“合著我累死累活的奔回來,家裏人一個都不在……得了,我也去常府。”
說完轉身便又往門外走,尹亮跟在他後麵勸說道:“二少爺,您看上去挺辛苦的,不如吃點東西,洗個澡換件衣服再去也不遲啊。”
他擺擺手,腳步未停:“不了,我不餓。”說話間,又翻身上馬,絕塵而去。
尹亮望著他的背影輕歎一聲:“哪裏是餓不餓的問題……這二爺從了軍變化還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