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會不會恨(1 / 2)

馬車在行駛出亂葬崗時驟然停下,慣力相衝下冉竹整個人差點摔倒在車裏,剛要問出口就聽車夫罵罵咧咧的聲響起。

“要死不往亂葬崗裏爬,躺在這路上,晦氣。”

冉竹一聽便掀了簾子往外看去,隻見馬蹄子下躺著個髒兮兮的人,圓鼓鼓的身子覆上了一層灰撲撲的霜雪,被雪者了一半的側臉對著冉竹這個方向。

下一刻冉竹忽的挑起車簾跳了下去,急步來到昏倒的人麵前,將那人從地上抱起來、

車夫不明所以,還以為她要將人扔一邊去,於是道:

“姑娘這事情我來就好。”

“把他抱上車。送我們回那茅屋去。”冉竹說話間,車夫急忙接過了那凍昏了的男子,雖然胖好在個子小,倒也沒覺得多重。

“姑娘認識這人啊,也是那茅屋裏的人?我聽說住在窮峰這一帶的都是怪人,這孩子會不會是被虐待出來的啊?”

車夫年紀四十歲左右,看得出脾性耿直的很。

因疏影書信裏提的事情太過嚇人,冉竹為了省卻聖女那一套嚴矩出宮後隨手招了一輛馬車,將近到茅屋時他不肯進去隻是守在自己的馬車裏,現在才知道還有這個原因在裏麵。

莫尊景他們自然不會虐待包子,但包子怎麼會在這裏凍昏了,而且照他一臉鐵青昏迷的樣子看應是凍了一夜。這裏肯定發生什麼事情了,車夫的話令冉竹心頭一動,改變了主意。

冉竹伸手探向包子的額頭,好燙!

“進城找個最近的醫館,要快。”冉竹吩咐道。

車夫一聲得令,就將包子放進了車內躺平,待冉竹進去坐好後,長揮馬鞭迅速往城內趕去。

而此刻,長安城內發生了一件大事,許多百姓歡舞激動,也有一批人則嗤之以鼻。

今日早朝,莫求雙向朝廷邊塞提供了兩萬五千把最新利劍雙刀劍,博得了滿朝文武的好評。

自然,誰也不知道這雙刀劍缺了一把,是莫求雙派人連夜趕製出來的,這其中的意義恐怕也隻有宣墨和他心裏清楚。

他過年前又交出了十萬兵符,這兩件大事今天的則是被他自己刻意宣揚出去,十萬兵符一事被宣墨暗中放出了消息。

一個為博得百姓愛戴一個為敲醒朝內官員看清方向,群眾看的熱鬧,大臣卻越發的膽戰心驚。

宣墨在朝廷上自是褒獎讚揚莫求雙不提,殿內亦是一片讚揚恭維聲。看著莫求雙一臉宰相謙和風範回應,心中冷笑一聲,歎了口氣。

這一聲歎氣不輕不重,但足以讓八麵玲瓏頭頂長耳朵的大臣都閉了嘴,齊刷刷的望向龍椅上剛才還興高采烈此刻卻憂愁籠罩的宣墨。

“皇上可有什麼憂心事?”一文臣適時站出來問道。

“朕是看著這好兵器用到戰場上定然能讓我大宣朝將士戰力倍增,破敵勢如破竹啊。隻是如今隻國庫空虛邊塞將士糧草接濟不上,最近常有八百裏加急說後方幾度出現斷糧斷草情況。朕擔心這兵器到了邊塞,他們發揮不出真正的威力啊。”

又是一番長籲短歎,意思這兵器再好將士填不飽肚子也是沒用。

宣墨這一段話令朝下再度一陣沉默,大家都心知肚明皇上話裏的意思。

“是啊,邊塞環境惡劣,想來凍傷是免不了的。若再吃不飽肚子,確實令人堪憂啊。不知莫宰相有何高見?”還是那文臣附和,直接將話題拋到了莫求雙那裏。

不消說這就是典型的親墨派。

大臣們雖都低著頭卻個個都斜著眼瞄著那一襲深藍色站在最前頭的身影,心思不一。

“邊塞將士為保我宣朝江山拋頭顱灑熱血讓微臣們在這裏可以暖裘高枕安然度日,除了感激皇上治理有方就是他們了。如今國庫空虛,將士挨餓,正是我們獻出一份力的時候。微臣願意出十萬白銀帶頭募捐糧草,為皇上禦駕親征拔得頭籌略盡綿力。不知各位大臣有何感想?”

莫求雙俯身回道,中年男子特有的嗓音在大殿上蕩蕩回響,他的容顏少了幾分莫尊景的妖孽,雖然同樣俊美可總是多了幾分陰鷙。

此話一出,宣墨帶頭鼓掌,欣慰道:“關鍵時刻還是愛卿能解我憂愁,不愧是朕的宰相,帶動大臣們為我大宣朝出力,朕甚感欣慰。”

莫求上嘴上隻道不敢,心中小人卻跳著腳將宣墨從上到下慰問了一遍,本想著送上雙刀劍暗裏能壓製住冉竹婉兒娘之死,明麵上還能賞賜些黃金白銀回去填補這雙刀劍的虧空。

卻不想,沒拿到銀子不說,還要倒貼十萬兩出去!

但莫求雙也不是吃素的,讓他一人出,沒門!

朝下是一片附和,大家紛紛踴躍慷慨解囊,自然都不能比莫求雙的多,否則做好事反而成了自己貪汙的罪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