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不遠?”徐景行還真有點心動,因為昨天那次撿漏,讓他轉了個盆滿缽滿。
他在工地上累死累活辛辛苦苦的幹了三個多月,也才賺了一百四十多萬而已,可昨天去旅遊,遊玩的過程中順帶著就賺到了一對價值不菲的紫砂棋罐,這樣一對比,明顯是撿漏的效率更高。
因此雖然明知道現在的古玩市場上幾乎沒有什麼漏子可撿,但他還是有些心動——萬一呢?
這就是賭徒心態了,總想著用自己不多的本錢去碰那低的可憐的勝率,怎麼可能嘛。
現在的他就是一個剛剛小賺一筆的賭徒,打算再賺一筆。
當然,他跟賭徒是不一樣的,他不會花太多的本錢,頂多花個千兒八百的玩玩。而且他也不是單純的想玩,還想實驗一下自己的如意手套,如果如意手套的功能跟他的猜測差不多,那他就真的賺大了。
餘澤誠可不知道他是怎麼想的,笑著指了指旁邊一條巷子,“就在那兒,進去就是。”
他往巷子裏一看,果然有人進進出出,挺熱鬧的,之前還當是個菜市場呢,沒想到竟然是個古玩市場。心動的同時扭頭問安心和程琳,“一起過去看看?”
程琳好笑的點點頭,“就知道你忍不住。”
安心也是小雞啄米一般的點頭,她是個好玩的性子,也喜歡看熱鬧,再加上徐景行昨天剛撿漏,此時一聽要去古玩市場,心裏也未嚐沒有撿個漏發筆小財的心思。
既然沒意見,那就同去。
三人匆忙吃完早餐,跟這餘澤誠鑽進小巷子裏來到一條街上,街上的布局跟昌樂路倒是差不多,兩邊都是古玩文玩店鋪,門口就是大大小小的地攤,規模雖然沒有昌樂路那麼大,人也沒有昌樂路那麼多,但熙熙攘攘的也挺熱鬧。
徐景行雖然沒怎麼玩過古董,但被老楊熏陶了幾個月,也算半個行家了,目光一掃便大致推斷出哪些人的攤子上都是贗品,哪些人的攤子上可能有真東西。
注意,是真東西。
真東西不一定就是好東西,更不一定是便宜東西,因為一些賣家會在攤位上放兩件大開門的物件吸引買家的眼光,這就叫做釣魚,也算是“鎮店之寶”,這種真東西一般不會輕易賣出,要價也會高很多。
一般來說,隻有這種攤位上才有可能撿漏,因為說明這些人是真的在經營古董,手裏肯定有真東西;如果連個釣魚的真東西都沒有,那基本上就別想撿漏,因為那些人的貨都是從某地批發的,而不是收上來的。
古玩市場上擺攤的就這麼三種,一種就是光明正大的賣現代工藝品;一種就是純粹的賣贗品,產品都是從某地批發的;第三種就是真正的古董販子,手裏的古董大多是收上來的,雖然有真有假良莠不齊,但還是有撿漏的可能性。
行家進市場打眼一瞅,就能分辨出這三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