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想著,他直接觀察立像的雙腿。
果然,經過細致的觀察,在立像的下部發現了一道極細的縫隙,細到幾乎看不見的地步,而且這道縫隙跟樟木本身的紋理幾乎是重合的,如果不是他特意觀察,根本不會發現。
另外經過打磨和上蠟這兩道工序以後,那極細的縫隙更是被掩藏的微不可見。
也就是他這個搞木雕的並且擁有探測靈氣的手段,才會發現這裏麵的貓膩,不然換個人來,一定想不到這麼一件普通的雕件中竟然另有乾坤。
既然發現了貓膩所在,那事情就好辦了,他用自己的修光刀小心翼翼的把雕像表麵的包漿和蠟層刮掉,沿著那道縫隙繼續刮,一圈下來,露出一個長方形的縫隙,像一道暗門。
看到這裏,他再不懷疑,小心翼翼的把那暗門撬開,藏在裏麵的物件呈現在他的麵前。
看到那物件的瞬間,他的瞳孔有那麼一瞬間的放大,因為那是一件非常漂亮的白玉佛,準確的說,是一件羊脂玉雕的彌勒佛坐像。
那彌勒佛坐像是一件掛墜,上邊還穿著孔,但尺寸頗大,高有六厘米左右,寬三厘米的樣子,厚度也差不多有兩厘米,雕工非常精致,尤其是佛像的開臉更加生動,那流暢的線條將彌勒佛的笑容刻畫的淋漓盡致,看著就很喜慶。
不過這佛像的表麵還裹著一層蠟,應該是佛像的主人特意裹上去的,如果沒有這一層蠟,讓玉質跟樟木長時間的直接接觸,玉質會被沾染,形成所謂的沁色。
有沁色的老玉也好,但如果有一件幹幹淨淨的好玉,還是幹淨的更值錢,因為誰也不知道那沁色到底是沾染了什麼東西形成的。而且市場也證明了這一點,幹幹淨淨的老玉,市場價確實更高,就這件羊脂玉彌勒佛掛墜,擱在拍賣會上絕對不會低於七位數,因為這掛墜的玉質好,雕工也好,還是老物件,最關鍵的是保存的非常好,幹幹淨淨的沒有絲毫雜色。
這樣的玉跟市場最受歡迎的傳世玉也沒什麼差別,雖然這件掛墜在木雕裏秘藏了不知道多少年,但一直用蠟封著,玉質幾乎沒有跟外界有過接觸,甚至更受某些人的歡迎,畢竟不是誰都喜歡佩戴別人一直佩戴的物件。
不過他最關注的不是這掛墜的市場價,而是掛墜裏蘊藏的靈氣。
在盛世古玩店裏,他就意識到這靈氣跟以往他所熟知的靈氣有所不同,除了量大以外,還更精純,也更活潑,如果說那些以前他吸收的那些靈氣大多是一灘清水,那現在感受到的靈氣就是一個水量充沛的泉眼。
沒等他把掛墜拿在手裏呢,如意手套便已經蠢蠢欲動,當他把掛墜扣下來放在右手手心裏以後,如意手套便跟瘋了一樣瘋狂的吸收起掛墜裏麵的靈氣。
然而當那股沛然的靈氣湧入他的右手時,他像是被人用大錘狠狠的砸了一下,腦袋嗡的一響,便一頭栽在床上,昏迷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