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二卻一伸手做了個請的姿勢,意思很明顯——進去再說。
他此時也不客氣,點點頭,挽著殷曉靜的手臂徑直進入院內。
不得不說的是,金二這個人雖然滿身的江湖氣息,可生活品味還是有的,穿著簡單樸素又不落檔次,住的地方也一樣,小四合院不大但非常精致,白牆灰瓦的院牆猛地一看挺樸素的,可細看才能發現,牆壁的根基是用一塊塊手工鑿開的青石砌的,牆磚也是專門燒製的帶問題圖案的仿古磚,連最不起眼的灰瓦也是連農村都看不見了的老式灰瓦。
門檻、門板是烏木做的,而且看上去應該是老物件,是從別的地方移過來的,連門板上的門釘、門簪、鋪首也是一整套的老物件,這東西是黃銅打造的,不算什麼貴重物件,可是想要湊齊這麼一整套,那就不太容易了。
而且能把這些老東西融合在一塊還沒有明顯的堆砌感,這就不太容易了,如果不是他的覺識能力很強,他一定會以為這些物件跟這個小院子本來就是一套的。
除了這些老物件外,院子裏的布局也挺好,長方形的天井不算大,地麵上鋪著整齊的灰磚,雨水落在上麵很快就滲了下去,幾乎不積水,而且在雨水的衝洗下,一層灰磚顯得格外的素淨,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天街小雨潤如酥”那句詩裏蘊含的意境。
在小天井中間有一個圓形的池子,池子裏種著半池子荷花,隱約可以看到幾條五彩斑斕的錦鯉穿梭其間,另外在正屋的門口兩側有兩個小花壇,裏麵種著一些芍藥之類的鮮花,現在雖然沒有盛開,可完全能夠想象得到鮮花盛開時的場景。而左右兩間偏屋門口則各自種了兩顆枇杷樹,想必到了夏天一定是碩果累累花果飄香的盛景。
那樣的景象,想想都令人心醉。
至於房子本身那就更不用說了,雖然沒有雕梁畫棟那樣的繁華,可細節方麵卻處處有景致,都是那種很素淨的裝飾,比如說抄手遊廊的欄杆上的花紋,就多是很淡雅的花草紋,而且用的多是非常淡的單線條勾勒。
反正就一個意思,很素淨,但很有品位,很有檔次,最關鍵的是很合徐景行的口味。
可惜,這不是他的,而且他也買不起這樣的小院子,不過卻也為他的新房子的建設提供了一些思路。
所以古人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這是非常有道理的。
反倒是屋內的裝修比較現代化,裝飾風格也是新中式,看起來挺亮堂,也是他喜歡的格調,尤其是客廳裏那麵大幅的淡墨山水瓷板畫背景牆,連他都覺得驚豔,淡淡的墨色在細膩幹淨的瓷板上暈染開來,好一副“墨色煙雨”的景象,本應對比強烈的黑白二色用傳統水墨畫的技巧繪製出來以後,營造出一種連煙帶雨的朦朧感,讓那明晃晃的瓷板畫不再顯得那麼紮眼,不會起到喧賓奪主的負麵效果,畢竟電視牆存在的意義就是為了襯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