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後——
楊山是一個剛剛走出大學校門的大學生,是的,別以為他畢業了,他現在隻是個實習的學生。
要知道一般大學,不管是下三流的,還是上一流的,在學生畢業前,總是會美其名曰讓學生提早適應社會,從而隨機給學生們劃撥一些實習的崗位。
當然了,這些個被劃撥出去的學生,都是些家境一般,然後一時間也找不到出路的乖乖三好學生,因為他們的路一直板板正正,對社會的理解和見識確實並不多,也確實需要學校提供這樣一些循序漸進的路子。
而那種家境殷實的學生們,家裏早已經安排好了康莊大道,他們的確是沒有必要在學校所謂循序漸進的過程中浪費時間和表情,畢竟他們生來的起點就是和普通人不一樣的。
而楊山,好巧不巧的,便是他們學校這一屆三好學生中的一個。
眾所周知,建築業的含金量一向隻高不低,所以出身一般的楊山在高考誌願的時候,毫不猶豫地填寫了‘建築管理’這四個亮堂堂的大字。
四年有多長?
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不過也就1000多個日日夜夜而已,一千多次的眨眼就過去了。
可就是這不長不短的時間,卻足以改變很多的事情,就像人們常說的計劃趕不上變化一樣,在楊山考大學的時候,國內的建築業蓬勃發展,建築人才緊缺一度到達頂峰,所以那時候從事建築業的人不管是畢業生,還是行業老人,個個也都算是事業有成、黃金飯碗。
可是等楊山大學畢業的時候,建築業早已經飽和到了爆炸的狀態,全國最不缺的就是建築專業大學生。
建築業早已經慢慢走入就業低穀,而在行業飽和時候畢業三流大學的楊山,在此刻無疑是不具備著任何的競爭資本的,所以他自然而然地被分配去了一家雜誌社工作。
咳咳,雖說大部分的人都不能從事本專業吧,可他這也不能算是完全的和專業無關,畢竟該雜誌社的建築期刊,那也算是國內知名的一線雜誌。
在雜誌社一天天奔忙,端茶送水,買咖啡跑腿,楊山不是不知道自己現在就像個陀螺一般,可是他更知道剛出校門的大學生都是這個樣子,所以他沒有任何的抱怨。
隻希望能夠有留在這裏的機會,他知道,既然學校推薦了自己來這裏,那麼最後能不能留下的機率都是各占一半的,就看自己的勤懇度能不能讓負責人和同事們滿意。
作為一個外地人,他無可厚非選擇這樣,因為畢業就等於失業,家境不算殷實的他,實在沒辦法在找不到工作的情況下,負擔這個城市裏裏巨額的房租。
不想就這麼離開,所以他知道自己別無選擇,所以他甘於苦累,隻求會有一個暫時的安穩工作。
在雜誌社呆了差不多半個月的時間,這半個月期間,他幹的幾乎都是雜活,比如端茶送水、整理資料什麼的,而唯一算是體麵一點的收貨,可能就是見到了那些雜誌上熟悉的模特明星、行業大咖。
雖然沒什麼交流的機會,可是他見到本人了耶,好吧,雖然他都是子啊給他們端茶送水,雖然他們坐著,他站著……
可這都不是最重要的,畢竟名人真麵目啊,那可不是人人都能見到的。
“你你你,說你呢,發什麼呆啊?”
楊山正自我感慨著,一個尖銳的聲音忽然刺進了他的耳朵裏,像是一把寒冰製作的刀劍般,刺得他渾身一個機靈了起來。
“我……”他有些窘迫,正想要解釋。
“行了,你不用說了,我也不想聽,趕緊的,沒聽見我家小公主說不喜歡加了奶的咖啡麼?趕緊去換……”
“哦,好!”楊山趕緊禮貌的去換。
這樣的事情他已經經曆了無數回了,那些個在電視熒幕上的慈善大使,在新聞裏到處歌功頌德的名人們,私底下的脾氣大多任性、講究,好像不這樣就顯示不出來他們的與眾不同一般。
不過楊山並不覺得自己有什麼可委屈的,伺候這些人現在是自己的工作不是麼?他也不是得不到酬勞的……
一會兒說咖啡太涼激發不出咖啡本身的濃香,一會兒說糖加的太多,折騰好幾回,在楊山幾乎汗流浹背的時候,大咖終於滿意了,而他們的采訪節目也終於順利結束。
采訪的攝影師安慰地拍了拍他的肩膀,這個大咖出了名的難搞定,也就自己沒脾氣受得了她,所以大家對他也算是由衷的感謝。
盡管大家心知肚明,一開始讓這個實習生來,其實就是為了讓他充當這樣的角色,可見便是如此,人們在事後還是對這個小夥子充斥著一種比之前更加濃鬱的好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