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強硬突襲(1 / 2)

這種簡單卻又極其實用的偽裝戰術,卻是源於越戰之時的慘痛教訓。

當時我軍跟越遊擊隊屢次交手,雖然我軍在力量跟裝備上占據著優勢,可麵對越方複雜的叢林環境,幾乎就是懵了。

越遊擊隊利用這一點,不斷的進行潛伏刺殺,用如同猴子一樣的狡詐手段暗殺了我軍不少戰士。導致那個時期內我軍戰士一天黑就會縮進貓耳洞,完全不敢出去行動。

而最為邪門的一次是,我軍明明得到了情報,說有兩個越遊擊隊員摸進了我方陣地,上了山。要求各單位配合排查。

而在出動了大量人力,甚至將整個山頭都搜了一遍的情況下,都沒能找到那兩個遊擊隊員。

後來搜查的軍隊撤退,到了傍晚有老鄉反映曾看見兩個人從山上下來,穿回了邊境。

那個時候我軍才終於意識到了越遊擊隊員偽裝的厲害。於是再遇見此類情況,直接就是炮火開路,用火力犁一遍再走。

這樣對方隱藏的再完美也不可能活得下來。

隻是這個無奈之舉還是大為讓人沒麵子,後來才有人揭開了謎底。原來越遊擊隊用的隱藏方法不過就是挖個坑把自己埋了!

當方法揭曉的那刻,有多少軍方幹部扼腕歎息,覺得不可思議。這麼簡單的方法竟然坑了我軍這麼久!

而也是那時候,我軍戰士才真正了解到越方在叢林戰上確實有著世界一流的能力。

當然,後來我軍“師夷長技以製夷”,硬生生將越方打到首都,也讓他們知道了原來華夏軍人不是美軍,他們那些泥猴子把戲對付美軍有用,對付華夏卻是還欠缺了點。

王庸現在用的方法比越軍的更加先進,不是科技上的,而是身體能力上的。

有國術根基的王庸可以在土中進行“龜息”,降低自己的代謝頻率,連身體溫度都會跟著降低。即便對方有最先進的熱成像夜視儀也無法發現王庸。

這便是華夏傳統武術的好處了,龜息術是屬於仿生氣功之一的吐納氣功。《脈望》載:“牛雖有耳,而息之以鼻;龜雖有鼻,而息之以耳。凡言龜息者,當以耳言也。”意思是說,龜息導引,要以聽息為之。

此功是武當道家修煉內功的一門功法,又名“玄武定”“龜息真定功”,由潛心、潛息、真定、出定四部分組成。

這四個部分循序漸進修成,便能變成一隻老龜,埋藏於水中探頭吃氣,一口氣足以支撐良久。

聽著彭寅腳步聲漸漸遠去,王庸通過伸出的管子徐徐吐出一口濁氣,然後吸入一口新鮮空氣。

他在衛兵第一次回來反饋信息的時候,就悄悄尾隨其後,縮在一輛軍車的後麵悄悄進了營地。那時候的彭寅兀自認為王庸是要溜走呢,哪裏想起來布置人手搜查?

等他想起來,卻是為時已晚。王庸早就潛入軍營躲進了沙土之中。

夜色漸漸黑下來,王庸耐心藏在泥土中,一動不動。

當外麵響起號聲的時候,王庸才微微一抖身體,隻聽簌簌聲音細密響起,一層層的浮土被抖開,露出了土下的王庸身體。

吹號代表著到了飯點,這個時候軍營的防禦是最鬆解的。同時也是最能獲取軍營信息的時刻。

隻要看著送飯衛兵的路線,就能知道整個軍營裏軍官的分布位置。

像是彭嘉生這種身份,肯定是由衛兵親自送飯的。王庸料定彭嘉生必然會轉移住所,不會再呆在指揮所裏,所以要趁機找到彭嘉生的位置。

隻是當王庸偷偷觀察半晌後,卻愕然發現,彭嘉生好像並沒轉移地方,而是從始至終就呆在指揮所裏。

大有“任爾風吹雨打,我自巋然不動”的意思。

而看指揮所周圍的防禦人員,全都是眸子精亮,虎視狼行。

這種人肯定是一軍精銳,他們根本就不吃飯,依舊忠心耿耿巡視著周圍,防範敵人進攻。

今天他們要防範的人當然就是王庸了。

再看一會,卻發現指揮所周邊不光這一道明哨,還埋藏了至少兩處的暗哨,都隱藏在黑暗中,屏氣凝神,一動不動。

“這個彭寅倒是帶出來一批硬朗士兵。”王庸心中暗道。

現在彭寅擺明了是要玩硬的了。

他找了王庸半天都沒能得到一點蛛絲馬跡,幹脆就不找了。王庸不是說要執行斬首行動嗎?那就直接重兵包圍指揮所,等著王庸自投羅網。

這是一種笨辦法,卻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王庸估計彭嘉生確實就在指揮所裏,彭寅已經將所有精銳都調派在了指揮所周圍,要是彭嘉生藏在別的地方,那就沒有什麼衛兵可用了。

到時候且不說王庸能不能找到,就算王庸找不到,那萬一被緬境政府軍摸過來呢?那可不是鬧著玩的,彭嘉生擔不起這個風險。

默默將周圍暗哨的位置記下來,王庸扭動下身體,嘴角泛起一抹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