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華夏一首很著名的現代詩,叫做《回答》。
尤其頭兩句“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更加的著名。一針見血的揭示了社會上的一些黑暗麵。
小人可以暢通無阻的通行,君子卻隻能抱著高尚情懷死在墓地裏。
王庸無疑在用這首詩諷刺主席台上的老師們。
而那四句鏗鏘有力的“我不相信”,則鋒芒盡顯直指那幾個老師,相當於喊出了戰鬥的檄文。
老師們能不生氣?
“保安!在幹什麼?快點趕他出去!”學生處那個老師氣壞了,狂吼道。
兩個保安從外麵往裏擠,穿過一道道人牆,想要到達王庸身前。
隻是圍在禮堂門口的學生卻沒有一個讓路的。這些學生跟木頭人一樣,站在原地。
臉上帶著莫名的表情,眼裏似乎有什麼星星之火在跳動。
王庸的吟誦並沒有結束,他輕蔑的看一眼主席台,再度張口。
“如果海洋注定要決堤,
就讓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
如果陸地注定要上升,
就讓人類重新選擇生存的峰頂。
新的轉機和閃閃星鬥,
正在綴滿沒有遮攔的天空。
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
那是未來人們凝視的眼睛!”
至此,整首詩才完結。王庸鏗鏘的語音回蕩在禮堂裏,嗡嗡作響。
主席台上一排人的臉色已經紅成了豬肝色。尤其張慶之的導師,老臉通紅,身體顫抖。手裏捧著的水杯連續幾次都沒能舉到嘴邊,反倒是灑出去不少水。
“好詩!”學生堆裏驟然響起一個聲音。
眾人全都下意識轉頭看向那個喊話的學生。
那學生心中一驚,知道壞事了。趕緊低下頭,不敢抬起分毫。
他本以為這次死定了,一定會被當做典型給記過處分的。
誰知道沒出兩秒鍾,學生人群裏轟然炸響出成片的叫好聲。
跟他那一聲喊一模一樣,都充滿了激動,充滿了振奮,充滿了毫不妥協的年輕意誌。
作為燕大的學子,沒有人不知道這首著名的《回答》。可是這麼多年,能夠將這首詩念誦的如此觸動人心的,他們還是第一次聽見。
王庸感情飽滿,語氣拿捏的恰到好處。將詩裏對病態社會的絕望表現的淋漓盡致,然而這種絕望又並不是真正的心如死灰。而是湧動著一種年輕人特有的倔強與不服。
最後一段中“五千年的象形文字”“未來人們凝視的眼睛”,則是王庸直抒胸臆的篤定回答。
王庸看到了華夏五千年曆史中透露出的轉機與希望,看到了綿延了五千年之久的民族蘊含的強大生命力。這是任何黑暗都無法壓倒的。
而這份希望,就掌握在年輕人手裏,掌握在未來的國家棟梁們手裏。
“我去,我整個人都沸騰了!王老師這首《回答》念的太激動人心了!”
“是啊!跟看了一部熱血動漫一樣,整個人都燃了起來啊!”
“這就是王老師的回答,王老師在對張慶之等人說,他不相信!何止王老師不相信啊,我們也不相信!大雪壓不住汙穢,太陽一出來所有黑暗遲早是要消逝的!”
“我不相信!”
“我也不相信!”
“我們都不相信!”
……
看著滾動的彈幕,錢小崢握著自拍杆的手有些發抖。
他多久沒有感受到這種熱血了?方才心中因為遭遇不公而積壓的憤怒一下子全都發泄了出來,變成了勢不可擋的熱血在身體中湧動。
如果不是此刻正在直播,錢小崢真的想大吼一聲,衝著主席台那些老混蛋們呸上一口唾沫。
“讓一下!讓一下!”兩個保安費勁千辛萬苦,終於從人群中擠了過來。
兩人走到王庸麵前,先是趁機摘下帽子歇口氣,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
然後才對王庸跟錢小崢道:“兩位,請離開這裏。”
王庸斜睨保安一眼,沒說話。
錢小崢則據理力爭:“憑什麼離開?我們一沒犯法二沒違規,就在禮堂裏念了一首詩。難道燕大已經霸道到這種地步,連遊客念詩都不讓?”
“這個……當然不是。可……”保安有些詞窮,半晌才想出借口。“可因為你們的行為導致了大量人聚集,容易發生危險。出於職責我們必須要阻止這種危險的發生,還請兩位配合,不要為難我們。”
王庸聞言,衝錢小崢道一聲:“走吧。他們也不過是聽人差遣的小棋子,哪裏有自己的自由?”
說完,王庸分開兩個保安,主動朝外麵走去。
兩個保安則跟在王庸身後,亦步亦趨,生怕王庸忽然轉身再搞個大事情。
主席台上的張慶之等人看著王庸離去,一顆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